[实用新型]降噪耳塞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33786.4 | 申请日: | 2022-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2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锋;郭世文;杨卉;何桂晓;曹磊;吴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科笛系统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洪铭福 |
| 地址: | 518038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耳塞。降噪耳塞包括耳帽、耳嘴、滤波器和阻尼塞;耳帽具有贯通的安装腔,耳帽套设于耳嘴的一端,耳嘴具有贯通的导音腔,滤波器安装在耳嘴位于安装腔中的一端,滤波器包括阻尼膜,阻尼塞嵌设于导音腔中,且阻尼塞位于导音腔远离耳帽的一端,阻尼塞具有后孔,后孔与导音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耳塞,兼具较好的降噪效果和较好的佩戴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耳塞。
背景技术
车间中通常设置有生产设备,生产设备运行会发出较大的噪声,为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工人通常会佩戴降噪耳塞。然而,现有的一些降噪耳塞,无法兼顾降噪效果和佩戴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降噪耳塞,其降噪效果和佩戴舒适性均较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降噪耳塞,包括:耳帽,用于塞入使用者的耳道中,所述耳帽具有贯通的安装腔;耳嘴,所述耳帽套设于所述耳嘴的一端,所述耳嘴具有贯通的导音腔;滤波器,安装在所述耳嘴位于所述安装腔中的一端,所述滤波器包括阻尼膜,所述阻尼膜能够透气以使空气在导音腔和安装腔之间转移;阻尼塞,嵌设于所述导音腔中,且所述阻尼塞位于所述导音腔远离所述耳帽的一端,所述阻尼塞具有后孔,所述后孔与所述导音腔连通,所述阻尼塞和所述阻尼膜均由阻尼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噪耳塞,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使用者佩戴该降噪耳塞后,在噪声传递至使用者的耳内的路径中,噪声声波会通过阻尼塞和阻尼膜,由阻尼材料制成的阻尼塞和阻尼膜均可以使声波的能量衰减,从而实现降噪;同时,由于降噪耳塞设置有阻尼塞和阻尼膜,该降噪耳塞相对于能够实现两次降噪,降噪效果更好;此外,对于该降噪耳塞,由于阻尼膜能够透气且阻尼塞具有后孔,使用者佩戴该降噪耳塞后,其耳道环境与大气环境是连通的,耳道内的气压可以与耳道外的气压相互平衡,这可以提高降噪耳塞的佩戴舒适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耳塞,兼具较好的降噪效果以及较好的佩戴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膜由PU、PET、PEN或PEEK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膜的厚度为D,满足:3μm≤D≤2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波器还包括两个隔网,两个所述隔网分别连接于所述阻尼膜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塞由泡棉或硅胶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孔的直径为R,满足:0.6mm≤R≤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嘴的端部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导音腔连通,所述滤波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嘴包括套筒部和耳环部,所述耳帽套设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所述耳环部呈环形,所述耳环部连接于所述套筒部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音腔的壁面包括两个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持面,所述阻尼塞的外表包括两个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持面,每一所述第一抵持面与一个所述第二抵持面抵持;沿所述阻尼塞插入所述导音腔的方向,两个所述第一抵持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两个所述第二抵持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塞包括嵌设部和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连接于所述嵌设部靠近所述耳嘴的一端,所述第二抵持面和所述后孔均设置于所述嵌设部上,所述防脱部与所述导音腔的壁面抵持,以阻碍所述阻尼塞从所述导音腔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科笛系统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科笛系统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33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勘察基坑支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线双色COB灯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