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平台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05102.4 | 申请日: | 2022-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4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亮;张栋;魏金雷;胡清;李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8/2415 | 分类号: | G06F18/2415;G06N3/08;G06N3/0464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鹏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数据 平台 故障诊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平台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进行建模,建立故障诊断模型;
所述方法在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阶段:获取训练样本,将有标记的训练样本输入机器学习模型,判断当前大数据平台属于的故障类型,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最小化模型分类错误来优化模型参数,从而得到最优的故障诊断模型;
所述方法在故障诊断模型的工作阶段:将不带标记的样本输入到故障诊断模型,计算当前大数据平台的故障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在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阶段,具体方法如下:
S11数据处理,采集大数据平台中的系统信息、软件服务的监控信息,检索系统运行日志,以及局域网内的网络信息包括流量大小、网络连通情况;
S12特征预处理,对采集到的频域数据、时域数据、时频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使其适用于机器学习和模型学习;
S13故障诊断模型建模,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softmax函数来完成故障分类,利用卷积提取特征,利用池化去除特征中德冗余信息,降低特征的维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在故障诊断模型的工作阶段,利用TANd分类器对大数据平台产品进行故障诊断,具体方法如下:
S21将预处理后的故障数据和常规数据组合构成训练集,根据训练集生成TANd分类器模型;
S22利用生成的TANd分类器模型对大数据平台产品进行故障诊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TANd分类器模型计算不同属性质之间的条件信息函数,在属性间条件弧,建立一个有向无环图。
5.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平台故障诊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进行建模,建立故障诊断模型;
所述系统在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阶段:获取训练样本,将有标记的训练样本输入机器学习模型,判断当前大数据平台属于的故障类型,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最小化模型分类错误来优化模型参数,从而得到最优的故障诊断模型;
所述系统在故障诊断模型的工作阶段:将不带标记的样本输入到故障诊断模型,计算当前大数据平台的故障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在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阶段,具体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采集大数据平台中的系统信息、软件服务的监控信息,检索系统运行日志,以及局域网内的网络信息包括流量大小、网络连通情况;
特征预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频域数据、时域数据、时频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使其适用于机器学习和模型学习;
故障诊断模型建模模块,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softmax函数来完成故障分类,利用卷积提取特征,利用池化去除特征中德冗余信息,降低特征的维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在故障诊断模型的工作阶段,利用TANd分类器对大数据平台产品进行故障诊断,具体包括:
数据组合模块:将预处理后的故障数据和常规数据组合构成训练集,根据训练集生成TANd分类器模型;
诊断处理模块:利用生成的TANd分类器模型对大数据平台产品进行故障诊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TANd分类器模型计算不同属性质之间的条件信息函数,在属性间条件弧,建立一个有向无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未经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51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