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雪覆盖下冰盖的热力增厚和消融的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3496.6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林;郭新蕾;王涛;邓霄;付辉;刘吉峰;郭永鑫;李甲振;潘佳佳;黄伟;陈玉壮;王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1;G06F111/10;G06F1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袁建水 |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盖 冰盖 热力 消融 计算方法 | ||
1.一种雪覆盖下冰盖的热力增厚和消融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雪盖和冰盖的热传导基本方程:
I.雪盖的热传导方程:
当假设雪盖是均质平板,即热传导只在垂直的z方向进行,则雪盖的一维热传导方程是:
式中:ρs为雪的密度;Cpi为冰的比热;T为雪盖z处的温度;t为时间;ks为雪的导热系数;z为离开雪盖表面的距离;Ivis为雪盖z处的太阳辐射可见光的单位体积内热;hs为雪盖的厚度;
II.冰盖的热传导方程:
当假设冰盖是均质平板且热传导只在垂直方向进行,则冰盖的一维准稳态热传导方程是:
式中:ki为冰的导热系数;T为冰盖y处的温度;y为离开冰盖表面的距离;hi为冰厚;Ivis为冰盖y处太阳辐射可见光的单位体积内热;
步骤2,冰盖下水温的时空变化计算:河段分为m段,
式中:下标“i”为河断编号,i=1,2,...,m;Twp,i为河段i出口时刻ti的水温;Twc,i为河段i出口时刻ti的平衡水温;B为水表面宽度;为太阳辐射透射进入冰下水体的净;hwi为水和冰盖的热交换系数;Tm为冰盖底面温度;χ为渠道湿周;hwbe为水体与渠床的等效热交换系数;Tbe为渠床下垫层等效地温;
步骤3,雪盖与大气的热交换数学模型:
雪盖与大气的热交换由六个部分组成:①太阳净辐射,②雪面长波辐射,③大气长波逆辐射,④雪面蒸发,⑤对流,⑥降雪,数学模型是:
式中:为大气传导给雪盖表面的净热通量;为雪面太阳辐射净热通量;为大气长波逆辐射热通量;为雪面长波辐射热通量;为雪面蒸发热通量;为雪面空气对流的热通量;为降雪产生的热通量;
步骤4,雪面温度、净热通量及冰盖温度的垂向分布:
雪面温度Ts的计算:
式中:Tu为太阳辐射可见光穿过雪盖和冰盖;hsa为雪面与大气的热交换系数;的下标“0”表示t0时的大气传导给雪盖表面的净热通量Ta气温;hi为冰厚;hs为雪盖的厚度;ks为雪的导热系数;
雪盖热力消融的临界气温:
式中:Tacri为雪盖热力消融的临界气温;太阳辐射热通量;
asa=70.7+(6.04+2.95Vz)(1-Rh)c170.7,bsa=0.4+(6.04+2.95Vz)(1-Rh)c20
系数:
式中:Vz为风速;Rh相对湿度;
步骤5,雪面温度Ts0℃时冰厚的数值模拟:
冰厚随时间变化的常微分方程:
式中:的下标“0”表示t0时的大气传导给雪盖表面的净热通量Tw为过水断面平均水温;ρi为冰的密度;Li为冰的潜热;
冰盖热力增厚方程:
式中:hi0的下标“0”表示t0时的冰厚hi;
α=2ki△t/(ρiLi),S=(Tm-Ta),
式中:Tw0的下标“0”表示t0时的过水断面平均水温Tw;Ivis0的下标“0”表示t0时的冰盖y处太阳辐射可见光的单位体积内热Ivis;kvi为冰盖的消光系数或衰减系数;△t为时间步长;
步骤6,雪盖和冰盖的热力消融:
式中:ρi为冰的密度;Li为冰的潜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34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