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隔热镀铝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49661.8 | 申请日: | 2022-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午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40;C23C14/26;C23C14/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邢黎华 |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镀铝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隔热镀铝膜及其生产方法,涉及镀铝膜技术领域,包括中心透光膜,中心透光膜厚度方向的单侧或双侧设有铝膜;当中心透光膜单侧设有铝膜时,中心透光膜背向铝膜的另一侧设有粘贴膜,中心透光膜单侧的铝膜上形成反射弧面;当中心透光膜双侧设有铝膜时,中心透光膜两侧铝膜上均设有粘贴膜,中心透光膜双侧的铝膜上均形成有反射弧面,且两侧反射弧面朝向相反方向。本发明具有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自重,并保证高透光性,能够双侧粘贴,扩大镀铝膜的适用范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铝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透隔热镀铝膜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镀铝膜是通过真空镀铝工艺将高纯度的铝丝在高温下蒸发成气态,之后塑料膜经过真空蒸发室时,气态的铝分子沉淀到塑料薄膜表面而形成的光亮金属色彩的薄膜。
镀铝膜既具有塑料薄膜的特性,又具有金属的特性,可以被广泛应用。基于铝的特性,本申请人于2021年3月17日申请了一项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158558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透隔热镀铝膜,包括第一透光膜,第一透光膜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铝膜,铝膜附着在第一透光膜的两侧,第一透光膜两侧的铝膜上均形成有反射弧面,第一透光膜两侧铝膜上反射弧面的反射方向均朝向同一侧。该申请有助于第一透光膜在保证透光性的情况下,铝膜能够提升第一透光膜的隔热效果,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效果。
但是在该高透隔热镀铝膜中,第一透光膜的两侧均设有铝膜,粘贴膜仅设置于单侧,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镀铝膜为单侧粘贴时,朝向粘贴层方向的使用概率小,朝向粘贴层方向设置的铝膜反射光的作用弱,使得铝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使用率不强,而且铝膜的增设还增加了镀铝膜本身的厚度。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透隔热镀铝膜。
镀铝膜是采用特殊工艺在塑料薄膜表面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铝而形成的一种复合软包装材料,其中最常用的加工方法当数真空镀铝法,就是在高真空状态下通过高温将金属铝融化蒸发,使铝的蒸汽沉淀堆积到塑料薄膜表面上,从而使塑料薄膜表面具有金属光泽。因此,基于真空镀铝法,本申请还给出了一种针对于改进后的高透隔热镀铝膜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透隔热镀铝膜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透隔热镀铝膜,包括中心透光膜,所述中心透光膜厚度方向的单侧或双侧设有铝膜;
当中心透光膜单侧设有铝膜时,所述中心透光膜背向铝膜的另一侧设有粘贴膜,所述中心透光膜单侧的铝膜上形成反射弧面;
当中心透光膜双侧设有铝膜时,所述中心透光膜两侧铝膜上均设有粘贴膜,所述中心透光膜双侧的铝膜上均形成有反射弧面,且两侧反射弧面朝向相反方向。
进一步的,当中心透光膜单侧设有铝膜时,所述铝膜厚度方向的另一侧还依次设有增强透光膜、隔热膜和防刮膜。
进一步的,当中心透光膜双侧设有铝膜时,所述铝膜与粘贴膜之间从里向外还依次设有增强透光膜和隔热膜。
进一步的,所述粘贴膜厚度方向的另一侧还设有离型膜。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透光膜和增强透光膜均采用PET材料。
一种高透隔热镀铝膜的生产方法,用于制造高透隔热镀铝膜:
当中心透光膜单侧设有铝膜时,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在中心透光膜一侧表面镀铝膜、铝膜表面吸附增强透光膜、增强透光膜表面依次吸附隔热膜和防刮膜、中心透光膜另一侧表面依次涂覆有粘贴膜和离型膜;
当中心透光膜双侧设有铝膜时,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在中心透光膜两侧镀铝膜、铝膜表面依次吸附增强透光膜和隔热膜、隔热膜表面依次涂覆粘贴膜和离型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9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