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度管淬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18003.5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段小强;洪涛;翁全璞;张明伟;曹紫龙;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10;C21D1/667;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航海东路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度 淬火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锥度管淬火系统,包括数字电源(1)、电器控制柜(2)、电源冷却塔(3)、水冷机(4)、锥度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电源(1)与电器控制柜(2)和淬火机床(6)电性连接,电器控制柜(2)与淬火机床(6)、电源冷却塔(3)、水冷机(4)电性连接,水冷机(4)与冷却循环水箱(7)相连接,冷却循环水箱(7)与淬火机床(6)相连接;
所述淬火机床(6)包括机架(8),机架(8)一侧设有淬火液循环箱(9)、且淬火液循环箱(9)与冷却循环水箱(7)相连接,机架(8)上设有至少一个淬火工位;
所述淬火工位包括滑动设在机架(8)上的淬火加工箱(10),淬火加工箱(10)与固定设在机架(8)上的第一驱动装置(11)传动连接,淬火加工箱(10)内固定设有感应加热线圈(12),感应加热线圈(12)与电器控制柜(2)、数字电源(1)电性连接,淬火加工箱(10)内固定设有外壁淬火组件(13),机架(8)上可调设有内壁淬火组件(14),机架(8)上设有用于调节内壁淬火组件(14)的第二驱动装置(15),内壁淬火组件(14)和外壁淬火组件(13)均与淬火液循环箱(9)相连接;
淬火加工箱(10)下方的机架(8)上转动设有治具底座(16),治具底座(16)与设在机架(8)下的第三驱动装置(17)传动连接,机架(8)上与治具底座(16)对应设有淬火液回收装置(18),淬火液回收装置(18)与淬火液循环箱(9)相连接,治具底座(16)穿过淬火液回收装置(18)可拆卸设有治具(19),锥度管(5)可拆卸设在治具(19)上;
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15)、第三驱动装置(17)均与电器控制柜(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度管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液循环箱(9)包括用于盛放淬火液的第一箱体(20),第一箱体(20)上部开有开口,淬火液回收装置(18)通过开口与第一箱体(20)内部连通,第一箱体(20)底部设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内壁淬火组件(14)和外壁淬火组件(13)连通,第一水泵与电器控制柜(2)电性连接;
所述冷却循环水箱(7)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内设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设在第一箱体(20)内的冷凝管一端相连接、冷凝管另一端与第二箱体连通形成冷却回路,第二箱体内装有冷却水,水冷机(4)与第二箱体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制冷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度管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加工箱(10)包括第三箱体(21),第三箱体(21)上部固定设有导向轴(22)、且导向轴(22)与机架(8)滑动配合,内壁淬火组件(14)滑动设在导向轴(22)上,外壁淬火组件(13)和感应加热线圈(12)固定设在第三箱体(21)内,第三箱体(21)底部设有与锥度管(5)对应的圆孔,第三箱体(21)与第一驱动装置(11)传动连接;第三箱体(21)侧壁设有导向轮(23),机架(8)上竖向设有与导向轮(23)配合的导轨(24);第三箱体(21)侧壁固定设有承托架(25),承托架(25)上设有电容(26),电容(26)与感应加热线圈(12)电性连接、且与数字电源(1)、电器控制柜(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度管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淬火组件(14)包括滑动设在导向轴(22)上的安装盘(27),安装盘(27)与第二驱动装置(15)传动连接,安装盘(27)上固定设有双层喷水管(28),双层喷水管(28)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度管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喷水管(28)包括内管(29),内管(29)外固定套设有外管(30),外管(30)的长度短于内管(29)、且外管(30)与内管(29)之间留有空隙,内管(29)的伸出外管(30)部分管壁上设有喷水孔,外管(30)管壁上设有喷水孔,外管(30)的下端与内管(29)外侧壁之间密封,内管(29)的下端部封闭,内管(29)上端和外管(30)上端均连接有法兰接头(31),法兰接头(31)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科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80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