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衬套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14065.9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2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能;陶胜莉;余其昌;谢先进;姚龙;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莳精密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曹慧萍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衬套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衬套加工工艺,包括进料、成型、切割倒角、一次割断、打磨倒角和二次割断的步骤。本发明通过以上步骤可一次生产两个衬套,大大提升了衬套的生产效率,Z字形档杆的设置,缩短了档杆及其刀座进入和退出工作位的时间,成型刀与钻杆可同时进行加工,同时钻杆上设置的台阶部可在钻中心通孔的同时打磨出第一个衬套前端开口处的倒角,实现了各步骤的优化,提升了衬套生产的效率,并且优先成型衬套外周面上的凸缘,可在后续加工步骤中,通过凸缘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了两个衬套同时加工时,衬套内侧倒角加工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衬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衬套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机床在生产衬套时,该衬套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周向分布在衬套1两端外周上的两个环形凸缘2,同轴开设的中心通孔3,以及中心孔两端开口处的倒角4。机床在加工上述结构衬套时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料坯从机床出料口送出,通过档杆确定料坯的长度;2、通过扁钻在料坯上钻出中心通孔;3、通过自磨钻头在中心孔前端开口处打磨出倒角;4、通过成型刀在料坯外周面上切削出两个环形凸缘;5、通过勾刀伸入中心通孔打磨出中心通孔末端开口处的倒角,使衬套最终成型;6、通过车刀将成型的衬套从料坯上切下。
但通过上述工艺加工衬套时,各刀具的进入和退出消耗时间较多,并且一次只能生产出一个衬套,效率较为低下,因此,需要一种衬套加工工艺以提升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衬套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工艺一次只能生产出一个衬套,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衬套加工工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衬套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进料,柱状料坯从机床出料口送出至前端与档杆抵接,之后机床固定料坯实现对料坯长度的确定;
S2:成型,成型刀在料坯外周面上切削形成四个环绕料坯周向分布的环形凸缘,同步实现两个衬套外表面的成型,钻杆在料坯上钻出中心通孔,同时在中心通孔前端开口处打磨形成第一个衬套前端开口的倒角;
S3:切割倒角,通过第一勾刀伸入中心通孔内,在中心通孔内壁上打磨出第一个衬套末端开口的倒角;
S4:一次割断,通过车刀从侧面将第一个衬套从料坯上切下;
S5:打磨倒角,通过第二勾刀伸入中心通孔内,同时打磨出第二个衬套前端开口的倒角和末端开口的倒角;
S6:二次割断,通过车刀从侧面将第二个衬套从料坯上切下。
优选的,为了提升衬套的生产效率,所述步骤S2中成型刀切削环形凸缘和钻杆钻中心通孔同时进行。
优选的,为了防止在切割第一个衬套时损伤第二各衬套,所述步骤S2中的四个环形凸缘中,位于中间的两个环形凸缘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的宽度与所述步骤S4中车刀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为了减少档杆进入和退出时消耗的时间,所述步骤S1中的档杆为Z字形结构,所述档杆的前端端面与所述料坯的前端端面抵接,所述档杆的末端连接刀座。
优选的,为了同步加工出中心通孔和第一个衬套前端开口的倒角,所述步骤S2中的钻杆上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台阶部用于打磨第一个衬套前端开口的倒角。
优选的,为了加工出第一个衬套末端开口的倒角,所述步骤S3中的第一勾刀的前端设置有倒角部,所述倒角部包括两个呈V形分布的打磨面,所述打磨面用于打磨第一个衬套末端的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莳精密部件(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英莳精密部件(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4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