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连接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01185.5 | 申请日: | 202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1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涛;王依宁;赵力明;郝晓静;侯琳琳;王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 主分类号: | F04D29/60 | 分类号: | F04D29/60;F04D29/26;F04D29/053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韩敏 |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增压 压气 叶轮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连接结构,包括涡轮转轴、止推片、间隔套、甩油环、压气机叶轮及轴端螺母;所述止推片、间隔套及甩油环安装在涡轮转轴的第一中心轴上,所述压气机叶轮通过径向定位孔安装在涡轮转轴的第二中心轴上,所述压气机叶轮轮背处周向定位孔安装到涡轮转轴的周向定位轴上,所述压气机叶轮的轴向位置通过安装在涡轮转轴上的轴端螺母固定。本发明有益效果: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连接结构,解决发动机两级涡轮增压系统高压级增压器压气机叶轮因摩擦扭矩不足导致的连接失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0世纪50年代初,涡轮增压技术开始应用于汽车。60年代起,国外开始在车用柴油机上大量采用涡轮增压技术。60年代末到70年代,由于国外排放法规的实施,增压技术从起初增加动力、降低油耗,发展成为解决排放的一个重要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增压技术的发展。目前,欧洲和美国的重型卡车的增压化基本达到100%;欧洲的柴油轿车的增压化也已经达到80%。
近几十年涡轮增压发展技术迅猛,由最初的普通单级增压提出了可以提高响应速度的废气旁通(WG)增压系统,而后又出现了变截面涡轮(VNT)增压系统,VNT现用于日产汽车上较多。大功率发动机要求增压器提供更大的增压度,单级已经无法满足增压要求,因此两级增压系统应运而生。
两级增压系统是由一小一大两个增压器在排气管上串联组成,柴油机中的高温排气先后流经高、低压级涡轮排出系统,进气先由低压级压缩后,再进入高压级进行压缩。高压级增压器由于进气密度成倍的提高,高压级增压器压气机功耗也成倍提高,传统的压气机叶轮连接结构不能满足扭矩传递需求,导致高压级增压器故障频发。后流经低压级,高压级压气机进入气缸。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连接结构,以解决发动机两级涡轮增压系统高压级增压器压气机叶轮因摩擦扭矩不足导致的连接失效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连接结构,包括涡轮转轴、止推片、间隔套、甩油环、压气机叶轮及轴端螺母;
所述止推片、间隔套及甩油环安装在涡轮转轴的第一中心轴上,所述压气机叶轮通过径向定位孔安装在涡轮转轴的第二中心轴上,所述压气机叶轮轮背处周向定位孔安装到涡轮转轴的周向定位轴上,所述压气机叶轮的轴向位置通过安装在涡轮转轴上的轴端螺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转轴上设置有周向定位轴,所述周向定位轴为非回转体,所述周向定位轴外廓直径大于第二中心轴的直径,所述周向定位轴外廓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中心轴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周向定位轴外廓直径大于第二中心轴的直径,以保证所述压气机叶轮安装到涡轮转轴的第一中心轴上,所述周向定位轴外廓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中心轴的直径,以保证所述止推片、间隔套及甩油环能安装到涡轮转轴的第一中心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气机叶轮轮背处设置有周向定位孔,所述周向定位孔轴向深度应大于涡轮转轴的周向定位轴的轴向长度,同时压气机叶轮轮背处设置有径向定位孔,所述径向定位孔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止推片、间隔套及甩油环的轴向长度之和应大于涡轮转轴的第一中心轴的长度,以保证轴端螺母能将止推片、间隔套和甩油环压紧,防止在工作过程中止推片、间隔套和甩油环相对于涡轮转轴发生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连接结构,解决发动机两级涡轮增压系统高压级增压器压气机叶轮因摩擦扭矩不足导致的连接失效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1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