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电阻率观测中环境漏电干扰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49706.7 | 申请日: | 2022-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3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郅红魁;刘高川;王晓;范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青 |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G01R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秦贺余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率 观测 环境 漏电 干扰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电阻率观测中环境漏电干扰检测方法,在多个水平方向上埋设电极,每个方向至少布设两个电极;漏电测量仪按照一定的方式与至少两个电极连接,以测量各个电极中指定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并根据公式电场值=(两电极之间电压差/两电极之间极距)*1000计算两电极之间的电场值,电场值代表干扰幅度;根据距离干扰源越近干扰幅度越大的规律,判断漏电干扰源的方向和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漏电干扰检测方法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耗费,快速找到干扰源,大大缩短排查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电阻率观测中环境漏电干扰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地电阻率观测方法目前常用于地震预报实验观测。地电阻率观测对象为岩(土)石,观测岩石受压直至破裂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能够观测到在地震发生前,观测数据曲线呈现清晰显著的异常变化形态,因此地电阻率观测方法在地震地球物理观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地震地电阻率观测装置布局占地面积大,因此观测测区环境容易受到周边人文生活作业的漏电干扰,造成观测数据异常。当漏电干扰严重时,造成大量的地电观测数据不可用,严重影响观测数据质量,给地震预测预报增加了困难。所谓漏电干扰主要为当地生活用电、工业用电、交通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或线路破损接地,导致部分电流流入大地,由于地电仪器是高精密测量仪器,漏电电压超过1mv就会造成观测数据异常。当前对于地震地电阻率观测仍没有较为系统的漏电干扰检测方法,观测人员仅能通过在地电观测场地附近走访了解来查找干扰源,这种方式目标性不强,效率低,精确度低,最终导致干扰长时间存在,影响观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地电阻率观测中环境漏电干扰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地电阻率观测中环境漏电干扰检测方法包括:
在多个水平方向上埋设电极,每个方向至少布设两个电极;
漏电测量仪按照一定的方式与至少两个电极连接,以测量各个电极中指定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并根据公式电场值=(两电极之间电压差/两电极之间极距)*1000计算两电极之间的电场值,电场值代表干扰幅度;
根据距离干扰源越近干扰幅度越大的规律,判断漏电干扰源的方向和位置。
可选地,所述电极为地电阻率观测场地中布设的电极和/或流动布设电极。
可选地,漏电测量仪首先与地电阻率观测场地中布设的电极按照一定的方式接线,根据最大干扰幅度初步判断出干扰源的方向和位置;沿干扰源的所在方向按照一定的间隔依次布设若干流动电极测量点,漏电测量仪与流动电极测量点中布设的电极按照一定的方式接线,根据各个流动电极测量点的最大干扰幅度找出干扰源的具体方向和位置。
可选地,流动电极测量点至少包括三个交叉测向,漏电测量仪分别测量所有测向上的电极电位差,得到干扰幅度,具有最大干扰幅度的测向为干扰源的所在方向。
可选地,所述漏电测量仪与电极采用“十”字型接线方式,漏电测量仪的测向为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漏电测量仪具有呈“十”字型交叉的两个测道,干扰幅度大的测向判断为干扰源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漏电测量仪与电极采用大“十”字型接线方式,漏电测量仪的测向为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漏电测量仪具有六条测道,每个测向上设有三个测道,干扰幅度大的测向判断为干扰源的方向;根据干扰幅度大的测向上的三个测道之间干扰幅度的差距大小,判断干扰源的为远场干扰还是近场干扰,差距小为远场干扰,差距大为近场干扰。
可选地,所述漏电测量仪与电极采用“米”字型接线方式,漏电测量仪的测向为南北、东西、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四个方向,漏电测量仪在每个测向上至少一个测道,干扰幅度大的测向判断为干扰源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青,未经叶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49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