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随机道矢量中值滤波及高分辨率Radon变换的黑三角噪音压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37162.2 | 申请日: | 2022-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0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段伟伟;张倩慧;彭仁艳;杨晨莹;陈良;苏燕;颜晓霞;赵思思;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G01V1/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许轲;徐冬涛 |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随机 矢量 中值 滤波 高分辨率 radon 变换 三角 噪音 压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道矢量中值滤波及高分辨率Radon变换的黑三角噪音压制方法,其步骤为:步骤一、根据“黑三角”强能量干扰分布特征对地震道进行重排;步骤二、采用时变、空变及多域处理的方式,利用矢量中值滤波进行三角区强能量干扰衰减;步骤三、利用高分辨率Radon变换,对干扰波和有效波进行分离,最终实现“黑三角”区的信噪分离。本发明通过对随机道矢量中值滤波及高分辨率Radon变换两项技术的联合应用,最终实现了“黑三角”区的信噪分离;采用本方法单炮干扰明显压制,信噪比明显提高,三角区中深层有效反射特征清晰可见,地震资料叠加结果信噪比明显提高,波组特征突出,中深层弱信号得到保护和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道矢量中值滤波及高分辨率Radon变换的黑三角噪音压制方法,属于可控震源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石化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区精细勘探成为油气勘探的主战场,宽方位、宽频带和高密度的采集技术在勘探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控震源已逐渐成为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激发源之一。与炸药震源相比,可控震源的突出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1)输出信号可控。不产生地层不传播的振动频率,从而节约能量。炸药震源记录到的地震波是带限频率,而可控震源则可以根据地层特性选择损耗最少、最适合于地层传播的频带作为扫描频带。
(2)可控震源能流密度非常小,对环境的破坏较小,是一种环保震源。炸药震源激发的大部分能量主要用于对围岩的破坏上,传入地下的只是小部分能量。可控震源冲击地面的力量一般是5-15吨,对岩石的破坏较小。
(3)抗干扰能力强。可控震源在采集中输出的是一个非脉冲信号,在处理过程中,通过相关将其压缩成脉冲子波的形式,而相关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滤波的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背景噪音,因此可控震源资料的品质相对来说更优越一些。
(4)节约成本,特别是在一些干旱缺水或者难以打井的区域,潜水面非常深,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一二百米,如果采用炸药震源的话,激发井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采用可控震源就可以降低钻探激发井的成本。
(5)可控震源由于对地面损害小,而且施工灵活便捷,作业效率较高,特别适宜于居民稠密的工区工作。
目前国内的可控震源施工项目所占比重40%左右,国外所占比重高达70%,中东地区几乎达到100%,因此随着可控震源采集技术和配套装备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可控震源技术被国内外各大油气公司所采用,并将成为“两宽一高”地震采集的主要激发震源。
受可控震源采集设备特征和复杂地表结构的影响,可控震源采集技术在提高野外施工效率的同时,给室内数据处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原始资料中的近道区会大范围存在“黑三角”噪音,该噪音具有能量强、影响面积大、频带分布宽、形态复杂多变的特征,影响范围随传播时间渐增,严重降低了资料信噪比及深层弱信号的成像效果,目前“黑三角”噪音压制已经成为沙漠区域可控震源资料处理的难点之一,因此为了有效识别并压制噪音,尽最大可能的保护有效信号并提高资料信噪比,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开展了针对“黑三角”噪音压制的方法研究。
针对沙漠地区可控震源资料的强能量噪音,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噪音压制方法。Yilmaz等采用基于低频率的高通滤波方法,Karsli等分别采用维纳滤波器和F-K滤波技术进行噪音压制,但滤波方法主要是利用噪音与反射波的单一特征差异,在时间域进行全局化处理,对强能量、宽频带“黑三角”噪音适应性差,并且在去噪的同时会损失较多的有效信号;Deighan等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特性对低频域做滤波处理来压制噪音,夏洪瑞等提出了一种小波时空阈值去噪方法,刘喜恒等提出了混合域中值滤波及振幅加权均质滤波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技术方法较单一,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人为的假象或消除不干净或损失有效波的现象。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7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