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水库隧道综合性防排水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07172.1 | 申请日: | 2022-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8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梁超贤;荣国城;朱云辉;刘程洪;杨成伟;刘磊;余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E21F16/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侯成兵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库 隧道 综合性 排水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水库隧道综合性防排水施工方法,所述施工工艺包括:在开挖初喷砼后,在隧道的两侧砼面上设置有分别沿两侧墙角全隧道贯通布设的衬背纵向盲沟,衬背纵向盲沟与位于隧道中心处的中央排水沟通过间隔布置的横向排水管相连通;在喷砼的内壁设置排水层,在排水层的内壁设置防水层;在近水库段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环向排水管,且环向排水管处于衬背排水层与防水层之间,环向排水管与纵向盲沟采用三通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大程度预防近水库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面积集中突泥涌水、局部坍塌、衬砌漏水等危及施工安全的岩溶、破碎带发育地段的施工工艺;也对附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水库隧道综合性防排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水下或者在山体中,以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并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其中,山岭隧道是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在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隧道。
对于近水库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面积集中突泥涌水,局部坍塌等危及施工安全的岩溶、破碎带发育地段,地下水的流失将改变地表环境变化并影响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等难题。目前隧道忽略防水工程重要性,排水施工仅采用防水板、土工布、排水管等传统防排水施工工艺。需要一种集防水与排水相结合的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水库隧道综合性防排水施工方法,解决了对于近水库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面积集中突泥涌水,局部坍塌等危及施工安全的岩溶、破碎带发育地段,地下水的流失将改变地表环境变化并影响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近水库隧道综合性防排水施工方法,所述施工工艺包括:
在开挖初喷砼后,在隧道的两侧砼面上设置有分别沿两侧墙角全隧道贯通布设的衬背纵向盲沟,衬背纵向盲沟与位于隧道中心处的中央排水沟通过间隔布置的横向排水管相连通;
在喷砼的内壁设置排水层,在排水层的内壁设置防水层,使漏水能从衬砌背面通过排水层排至墙脚,再由墙脚处衬背纵向盲沟集水,通过横向排水管引水至中央排水沟集中排出洞外;
在近水库段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布设环向排水管,且环向排水管处于排水层与防水层之间,环向排水管与衬背纵向盲沟采用三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开挖初喷砼步骤前,还包括施工准备,具体包括:
根据设计路线了解隧道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隧道开挖过程中与水库发生水利联系的途径预测水库涌水量,制定隧道超前探水、堵水方案;
根据设计意图及规范要求,对工程原材料进行提前准备,并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所用材料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对所需施工机械进行现场安装,并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进一步地,在所述施工准备步骤后,还包括洞口截水沟开挖及砌筑,具体包括:
洞顶先清表,清除地表上的浮土、危石,洞顶截水沟在洞顶开挖线以外4-6m布置,并以排水通畅为原则,截水沟施工前铺5-15cm砂砾垫层,采用C20混凝土砌筑,截水沟接入现有临时排水沟。
进一步地,在所述洞口截水沟开挖及砌筑步骤后,还包括超前探水:
采用地质雷达扫描探测掌子面前方岩溶发育及地下水赋存情况;
开挖后每次超前探水长度为35m,开挖30m,保留5m开始下一次探水,以保证开挖前方有足够的岩盘保护厚度;探水孔孔径为55mm,钻孔外偏角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07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