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加热回转窑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86766.9 | 申请日: | 2022-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1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苏根华;霍征征;许文斌;白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7/18 | 分类号: | F27B7/18;F27B7/20;F27B7/34;F27B7/42 |
| 代理公司: | 河南银隆律师事务所 41186 | 代理人: | 王帅可 |
| 地址: | 450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回转 | ||
1.一种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芯;
绞龙,设置在所述内芯的内部,其包括绞龙柱和若干绞龙叶片,所述绞龙柱可沿着所述内芯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若干所述绞龙叶片沿着所述绞龙柱的长度方向套设在所述绞龙柱上;
所述绞龙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绞龙叶片数量相等的滑槽组,每一个所述滑槽组均包括第一曲线槽、第二曲线槽和第一直线槽;
所述第一曲线槽和所述第二曲线槽均螺旋设置在所述绞龙柱上,且二者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直线槽沿着所述绞龙柱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绞龙柱上,且所述第一直线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曲线槽和所述第二曲线槽;
每一个所述绞龙叶片的内壁均设置有用于在所述第一曲线槽、所述第二曲线槽和所述第一直线槽内滑动的滑块;
当所述绞龙柱移动时,每一个所述绞龙叶片的所述滑块由对应的所述第一曲线槽滑入所述第一直线槽,再由所述第一直线槽滑入所述第二曲线槽,进而完成所述绞龙叶片的姿态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曲线槽和每一个所述第二曲线槽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直线槽的一端连通,每一个所述滑块由所述第二曲线槽再次滑入所述第一曲线槽内,进而完成所述绞龙叶片姿态的多次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柱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组数量相等的拨杆,每一个所述拨杆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一曲线槽和所述第一直线槽的连接处;
当所述滑块由所述第一曲线槽滑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直线槽时,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所述拨杆的一侧接触,并压缩设置在所述拨杆另一侧的弹簧;
当所述滑块由所述第一直线槽滑入对应的所述第二曲线槽时,对应的所述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弹簧回摆至所述第一曲线槽内,并用于阻挡所述滑块滑入所述第一曲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内芯具有用于填充物料的进料口和用于排出物料的出料口,所述支撑架顶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减震座,且两个所述减震座分别位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内芯可沿其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减震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的所述减震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用于与固定套设在所述内芯外侧壁上的传动齿轮啮合;
以及,每一个所述减震座上均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可转动的支撑轴,所述内芯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两个支撑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之间的外侧壁上还套设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面的两个支撑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收集装置,其具有收集仓,所述内芯的所述出料口伸入所述收集仓内,且所述收集仓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的内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若干加热环组,每一个所述加热环组均包括多个彼此串联的加热圈,每一个所述加热圈均连接有外界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分段式开关,所述分段式开关还与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的所述减震座连接,当所述进料口中的所述物料的重量发生变化时,所述分段式开关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加热圈上的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加热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开关包括支撑框架、支撑顶杆和与单个所述加热环组中的所述加热圈数量相等的控制摇杆,所述支撑顶杆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且其顶端与对应的所述减震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摇杆沿重力方向依次布置,且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竖向槽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控制摇杆的一端互相铰接,另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顶杆上的金属片接触的金属头;
其中,一个所述控制摇杆还与所述支撑顶杆铰接,每一个所述金属头均与所述外界电源的一极连接,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外界电源的另一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867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外部电源转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路面内部积水检测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