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LC工法桩围堰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79564.1 | 申请日: | 2022-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8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斌;张国文;樊超;任立柱;毛毅成;雷士玺;冯品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5/04;E02D15/06;G01B21/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王泽斌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lc 工法桩 围堰 施工 方法 | ||
1.一种PLC工法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测量放样,采用引孔桩放样,引孔桩定位采用全站仪完成,放样完成后进行引孔施工,引孔施工完成后进行钢板桩插打,引孔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一次钢板桩精准放样;
步骤二、导向设备,为保证钢板桩插打垂直度,在插打前先打钢板桩定位桩,在定位桩上焊接牛腿,安置导梁,组成框架式的围笼作为插桩时的导向设备,导向架设置上下2层,在导向架上标注出各片桩的界线,以便在打桩过程中边打边纠偏,防止出现大的偏差;
步骤三、栽桩合龙;
步骤四、引孔回填,a、清理填孔,b、围堰外侧槽孔回填,c、围堰内侧槽孔回填;
步骤五、支撑系统安装与防漏水措施,钢板桩支撑系统主要以Q345双拼H450mm型钢组成围檩、支撑,第一层围檩于围堰顶下1.4m处水平安装,第二层围檩安装在距围堰顶4.1m处,当围堰合龙后,边抽水、边逐层安装内支撑,内支撑自上而下设置,一边抽水,一边安装;
步骤六、基坑回填;围檩安装完成后根据封底混凝土与河床顶的位置关系需对钢板桩围堰内部进行回填处理;由拉土车装载卵石河沙通过施工栈桥运至围堰处自卸至围堰底部,通过25m长臂挖掘机进行初步整平;之后测量填筑高度、当填筑高度达到要求后,用抓斗或长臂挖掘机对坑底进行整平、用测绳间隔50~100cm测量、保证基底的平整度;
步骤七、封底砼浇筑,封底混凝土采用水下封底法进行施工,在施工前通过高度测量机构进行快速检测混凝土面的高度,辅助封底混凝土的施工;
步骤八、封底平台搭设,封底平台利用已搭设好的钻孔平台,在钻孔平台顶部架设导管支架,并在上面铺设脚手板形成人形通道及导管浇筑平台,平台上设置栏杆和相应防护网,保证人员施工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C工法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的高度测量机构包括钢管桩(1)以及设备放置平台(2),所述设备放置平台(2)位于水的上方,所述设备放置平台(2)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卷扬支撑座(3),两个所述卷扬支撑座(3)的相对表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卷扬轴(4),所述卷扬轴(4)的圆弧表面固定安装有卷辊(5),所述卷辊(5)的表面缠绕连接有钢绳(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LC工法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卷扬支撑座(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卷扬驱动电机(7),所述卷扬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卷扬轴(4)的相对表面固定安装,另一个所述卷扬支撑座(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旋转编码器(9),所述旋转编码器(9)的一侧与所述卷扬轴(4)的相对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LC工法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放置平台(2)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座(10),所述铰接座(10)的顶部一端铰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卷座(12),所述放卷座(12)的U型相对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放卷轴(13),所述放卷轴(13)的圆弧表面固定安装有卷轮(14),所述卷轮(14)的凹槽内壁与所述钢绳(6)的圆弧表面滑动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LC工法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15),所述拉力传感器(15)下方通过绳索固定安装有扣环(16),所述扣环(16)的底部卡接有套管(17),所述套管(1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控制环板(18),所述套管(17)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接近开关(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LC工法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环板(18)的顶部开设有导向孔(20),四个所述导向孔(20)均在控制环板(18)的表面环形阵列,所述导向孔(20)的内壁滑动插接有导柱(21),四个所述导柱(21)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触发环板(22),所述触发环板(22)的圆弧表面固定安装有气囊(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95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