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平台K型钢桁架高精度顶推机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79562.2 | 申请日: | 2022-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8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许鑫;潘福良;年润朋;蔡武;崔洪波;鲁金鹏;康涵;张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王泽斌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平台 型钢 桁架 高精度 机构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BIM平台K型钢桁架高精度顶推机构及方法,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纠偏机构,移动纠偏机构包括安装块,移动纠偏机构起到带动钢桁架顶推移动和纠偏运动。该基于BIM平台K型钢桁架高精度顶推机构及方法,通过设置移动纠偏机构、顶升吸附机构和限位报警机构,从而达到了增加钢桁架移动时的吸附力,减少移动时出现偏移,具有对顶推移动的钢桁架进行实时偏移监测,并且对偏移的钢桁架进行实时纠偏,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且提高了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平台K型钢桁架高精度顶推机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BIM简称建筑信息模型,随着BIM技术发展,其在桥梁建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深入;FEM简称有限元法或有限元素法,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越来越多的施工分析可以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受力分析,验证其合理性和安全性,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公路的建设,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跨越既有铁路或高速公路的大型桥梁,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目前,钢桁架桥梁大多数采用吊装拼接法施工,其施工方法成熟、施工周期短,在我国市政桥梁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跨径较大的钢结构桥梁受限于吊装设备规模,传统吊装方案很难满足其设计施工要求,必须采用顶推施工法进行施工,尤其是跨既有线的桥梁,跨既有线桥梁现场施工具有场地狭小、大型吊装设备无法进场的现实约束。
现有的钢桁架在顶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竖向顶推设备将其钢桁架顶起后,在进行水平方向的顶推作业,但是钢桁架与顶推设备的接触面容易由于推力的作用使其发生偏移,从而易导致钢桁架输送至造成偏差,目前所采用的限位方法是通过在其钢桁架两侧下方通过滑道对其进行限位顶推输送,此方法虽然可以对小角度的偏移进行限位,但是出现大角度偏移后,易出现滑道卡死的情况,严重的增加了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效率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平台K型钢桁架高精度顶推机构及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钢桁架顶推施工时易发送偏移,且通过滑道对偏移限位易出现卡死的情况,从而增加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平台K型钢桁架高精度顶推机构及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BIM平台K型钢桁架高精度顶推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纠偏机构,所述移动纠偏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移动纠偏机构起到带动钢桁架顶推移动和纠偏运动;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顶升吸附机构,所述顶升吸附机构包括顶升接触块,所述顶升吸附机构位于所述移动纠偏机构上方,所述顶升吸附机构起到带动钢桁架进行顶升抬起运动,并对其进行吸附提高顶推稳定性;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报警机构,所述限位报警机构包括定位块,所述限位报警机构位于所述移动纠偏机构一侧,所述限位报警机构起到对移动的钢桁架进行限位检测,并对其钢桁架偏移端进行报警纠偏。
优选地,两个所述安装块的下表面以底座的上表面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安装块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顶壁开设有行程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稳定槽,所述安装槽的前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稳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贯穿行程槽并延伸至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安装盒,两个所述安装盒相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块,其中一个所述安装盒的背面与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9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药行业的上下游装置协调联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PLC工法桩围堰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