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石层面滑动滑带土旋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98448.7 | 申请日: | 2022-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6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明;陈柏林;郭琦;王元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敏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17/20;E02D3/12;E02D5/76 |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5 | 代理人: | 任萌萌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两***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 层面 滑动 滑带土旋喷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岩石层面滑动滑带土旋喷方法,先确定改良范围;然后在改良范围内设置多个引孔,引孔从地表开始钻进,穿过需要加固的岩石层面层滑带土,并进入下层滑带土以下岩体一个锚固长度;然后将钢筋附着在旋喷杆上置入引孔底部进行“低压带筋旋喷”;在滑带土位置及其上下各1‑3倍滑带土厚度范围内,进行“高压带筋旋喷”,以在滑带土中形成旋喷体。本发明采用多层旋喷方法对基岩内多层滑面进行改良,可有效提高各层滑面的抗力,有望成为滑坡治理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实施、可靠性好、造价底、工期短、见效快、地面环境无痕迹、地下无污染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坡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岩石层面滑动滑带土旋喷方法。
背景技术
岩层滑坡的主要成因是在倾斜的岩石层面存在一个软弱土层带(简称滑带土),滑带土抗滑能力很小,在上部岩、土体(简称滑体)重力作用下,滑体沿滑带土层滑动。由于岩石层面多在斜坡下部,与土层滑坡相比较具有滑体厚度大、滑动推力大、地下水敏感、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等特点,治理造价一直高居不下,是边坡工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石层面滑动滑带土旋喷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岩石层面滑动滑带土旋喷方法,确定改良范围A;在改良范围A内设置多个引孔,引孔从地表开始钻进,穿过需要加固的岩石层面上层滑带土和下层滑带土,并进入下层滑带土以下岩体一个锚固长度B;将钢筋附着在旋喷杆上置入引孔底部进行“低压带筋旋喷”;在下层滑带土和上层滑带土位置及其上下各1-3倍滑带土厚度D范围内,增加旋喷杆旋转速度且降低旋喷杆提升速度,进行“高压带筋旋喷”,以在滑带土中形成旋喷体。
进一步:旋喷体的抗滑移参数有现场试验确定;直径C、间距、数量n、强度等参数由滑坡稳定计算确定;旋喷杆旋转速度、提升速度、水泥浆压力等参数与地质条件和施工机械有关,由现场试验确定;上层滑带土的旋喷体直径与下层滑带土旋喷体直径可以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上层滑带土、下层滑带土分别为一层或多层,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更进一步:钢筋数量一般不多于三根,直径不宜大于32mm;锚固长度B与引孔直径、钢筋选择和基岩特性有关,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计算确定;钢筋可只设置在滑带土和滑带土上下各2-5倍滑带土厚度D范围内,但须采取位置固定措施。还需要说明的是:选择有利于滑坡稳定位置作为改良范围A,例如陡倾滑动面部位、上部滑体较厚部位、滑坡治理后下部未治理部分稳定部位等。
作为优选,所述“低压带筋旋喷”只要求水泥浆填满引孔,所述“高压带筋旋喷”需要在下层滑带土和上层滑带土位置及其上下各1-3倍滑带土厚度D范围内形成设计要求的旋喷体。
本发明岩石层面滑动滑带土旋喷方法设计步骤为: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综合考虑滑带土分布、岩土滑体厚度、施工可行性、下部滑体稳定等因素,选择改良部位;根据经验预设旋喷体的抗滑参数,按各个滑带土层滑动的稳定都能达到规范要求原则,计算确定旋喷体的直径C、间距、数量n、钢筋3、强度、改良范围A;施工前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本场地旋喷体的抗滑参数,据此调整设计,并提出旋喷体强度要求,用于施工质量控制时抽检。
本发明岩石层面滑动滑带土旋喷方法施工骤为:施工前做现场试验,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旋喷体直径C和强度采用的施工机械、旋喷速度、提杆速度、旋喷压力、水泥浆配比等参数;按设计施工引孔,将钢筋附着在旋喷杆上放入引孔底部;在滑带土位置上下各1-3倍滑带土厚度D范围进行“高压带筋旋喷”,其它范围进行“低压带筋旋喷”;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主要检测旋喷体的有效直径和强度,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增加改良范围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敏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敏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8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