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电缆故障抢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96141.3 | 申请日: | 2022-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颜艳;徐闯;刘江敏;张凯威;路亚;程孟;赵鹏;彭秀葵;胡宇;田涛;刘景华;王雷广;李周;许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中电联星光联(北京)电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H02G1/14;G01R31/12;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胡乐 |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电缆 故障 抢修 方法 | ||
1.一种海底电缆故障抢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海缆运维单位检查所述海底电缆对应泵站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保证在海缆抢修工作结束前所述泵站系统内两侧泵站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电缆抢修单位对所述海底电缆故障进行定位,得到海底电缆故障位置;
电缆抢修单位对所述海底电缆故障位置处海底电缆表面保护的覆盖物进行清除;
电缆抢修单位对所述海底电缆故障位置处故障段电缆进行切割,并对切割后的切口进行封堵;
电缆抢修单位连接所述切割后的海底电缆;
电缆抢修单位对修复后的所述海底电缆回放并复保护;
海缆运维单位对修复后的所述海底电缆进行交接试验,在交接实验达标后,完成此次海底电缆故障抢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抢修单位对所述海底电缆故障进行定位,得到海底电缆故障位置,包括:采用TDR电缆故障探测仪对海底电缆故障进行探测,依据回波图谱计算出故障点位置,进而得到海底电缆故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抢修单位对所述海底电缆故障位置处海底电缆表面保护的覆盖物进行清除方式为:
通过抛石保护方式和/或水力机械高压水柱冲射结合空气吸泥装置冲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抢修单位连接所述切割后的海底电缆,具体为:判断所述海底电缆是否为超高压电缆;
若否,则连接所述切割后的海底电缆的方式包括通过软接头连接多段电缆;
若是,则连接所述切割后的海底电缆的方式包括:利用连接吸油器的低真空、大排量的真空泵作为真空源将所需焊接的电缆芯线内的电缆油进行循环排油处理;
在对所述电缆芯线进行焊接前用丙酮将所要焊接的电缆芯线擦洗干净;
在进行焊接的所述电缆芯线焊接处两端分别用气体保护套夹紧,使焊机在全封闭惰性气体或氮气的保护环境下对电缆芯线进行氩弧焊接;
焊接后将焊接处的焊点突出处锉平,并采用芯线外层缠绕方法对焊接处进行绝缘处理;
进而对所述电缆进行铅护套恢复:在充油电缆纸复绕层外以整根铅管作为护套,铅管的两端采用铅套的焊接方法分别与原有的铅包进行焊接,铅管两端的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焊缝处的轴向和径向分别用铜带和铜丝进衍加强处理,使得变形率突变区的应力向两端转移;
对所述电缆进行外护套恢复:所述电缆最外层以热收缩套管作为外护套连接而成,连接处采用热溶胶和防水带的复合结构进行密封处理;
通过接地抑制护层上的过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后将焊接处的焊点突出处锉平,并采用芯线外层缠绕方法对焊接处进行绝缘处理,具体为用充油电缆纸将电缆芯线焊接处及裸露部分来回复绕绝缘,采用窄纸回复增绕绝缘,电气强度设计以25%左右的裕度,使软接头达到与原电缆同等的绝缘性能;
同时采用内层的回复绝缘结构与电缆本体的绝缘结构完全相同,对应纸层的纸带厚度、宽度相同,搭盖方式和绕包方向相同,以后的增绕绝缘亦如此,芯线外层缠绕方法采用宽度为20mm的充油电缆纸,以0.5-2.0mm宽的间隙缠绕,层间搭盖为6mm--7mm;
对绝缘层的真空充油处理,在真空达到13.3Pa后继续真空脱气16小时,在真空状态下由油道向绝缘层中充油,直到从软接头铅套中取出的油样合格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抢修单位对修复后的所述海底电缆回放并复保护具体为:采用Ω结的方式敷设到海床上,敷设完毕,对所述海缆重新进行保护,按照此前所述海底电缆的保护方式采取冲埋或抛石保护方式进行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运维单位对修复后的所述海底电缆进行交接试验后,包括:对所述海底电缆依次进行高电压试验、油流动试验、浸渍系数试验以及油样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中电联星光联(北京)电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中电联星光联(北京)电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61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