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三节电动立柱升降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57042.4 | 申请日: | 2022-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4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陶志文;李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惟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7/10 | 分类号: | F16B7/10;F16B7/18;F16H25/20;F16H25/24;A47B1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王桐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节 电动 立柱 升降 | ||
本发明涉及电动立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圆三节电动立柱升降器,包括立柱内管、立柱中间管和立柱外管,以及连接立柱内管、立柱中间管和立柱外管的旋转升降机构,所述旋转升降机构用于将周向转动转化为轴向运动,通过旋转升降机构带动立柱内管和立柱中间管沿着立柱外管的轴线运动,所述旋转升降机构与立柱内管之间设置有立柱内管固定套,通过立柱内管固定套对立柱内管进行周向固定,限制立柱内管与旋转升降机构的相对周向转动,本发明中,通过立柱内管固定套以及立柱中间管固定套与升降器的配合连接,限制立柱内管,立柱中间管的周向转动,相对于传统的圆管式的立柱升降器成本更低,加工更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立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圆三节电动立柱升降器。
背景技术
电动立柱升降器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医疗等领域,立柱升降器一般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外管以及驱动装置组成,为了保证立柱升降器的强度和刚度,套管一般使用金属材质。
常见立柱升降器的管体一般包括方管和圆管,由于圆管外壁光滑,不含有棱角,美观程度更高,因此,圆管式的立柱升降器更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上的圆管式的立柱升降器,一般采用在圆管内壁焊筋或开槽的方式配合开槽或带筋的摩擦片来限制立柱周向相对转动,图20为摩擦片、图21为内壁拉槽圆管,通过摩擦片与内壁拉槽圆管相配合,(摩擦片上带有凸筋,凸筋与凹槽配合),避免内壁拉槽圆管发生周向相对转动,但是内壁拉槽(内壁焊筋)圆管加工不方便,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圆管式的立柱升降器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圆三节电动立柱升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圆三节电动立柱升降器,包括立柱内管、立柱中间管和立柱外管,以及连接立柱内管、立柱中间管和立柱外管的旋转升降机构,所述旋转升降机构用于将周向转动转化为轴向运动,通过旋转升降机构带动立柱内管和立柱中间管沿着立柱外管的轴线运动,所述旋转升降机构与立柱内管之间设置有立柱内管固定套,通过立柱内管固定套对立柱内管进行周向固定,限制立柱内管与旋转升降机构的相对周向转动,所述旋转升降机构与立柱中间管之间设置有立柱中间管固定套,通过立柱中间管固定套对立柱中间管进行周轴向固定,限制立柱中间管与旋转升降机构的相对周向转动,并使得立柱中间管跟随旋转升降机构作同步轴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立柱内管固定套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套管,第一底板和第一套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块,立柱内管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卡块适配的第一卡槽,通过第一卡块、第一底板和第一卡槽相配合,限制立柱内管相对于立柱内管固定套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一底板上端面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立柱内管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凸台适配的第一限位槽,通过第一凸台与第一限位槽相配合,限制立柱内管相对于立柱内管固定套的周向运动,所述第一底板上开设有与旋转升降机构外壁适配的第一通孔,通过第一通孔限制立柱内管固定套相对于旋转升降机构的周向运动;
所述立柱中间管固定套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第二底板、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块,第三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二底板上开设有供旋转升降机构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立柱中间管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卡块适配的第二卡槽,通过第二卡块、第二底板和第二卡槽相配合,限制立柱中间管相对于立柱中间管固定套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二底板上端面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立柱中间管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凸台适配的第二限位槽,通过第二凸台与第二限位槽相配合,限制立柱中间管相对于立柱中间管固定套的周向运动,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外壁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三卡块适配的第三卡槽,通过第三卡块、第二底板和第三卡槽相配合,限制立柱中间管固定套相对于旋转升降机构的轴向运动,通过第二通孔限制立柱中间管固定套相对于旋转升降机构的周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惟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惟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7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