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肌腱及周围神经断裂的吻合复位辅助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41452.X | 申请日: | 202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9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勇;陈伟;马利杰;孙屹梅;杜晨光;张英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晨光 |
| 主分类号: | A61B90/17 | 分类号: | A61B90/17;A61B17/04;A61B17/3209;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市辖***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肌腱 周围神经 断裂 吻合 复位 辅助 系统 | ||
1.用于肌腱及周围神经断裂的吻合复位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夹持钳(10),用于夹持肌腱的两断端,所述夹持钳(10)包括两个交叉设置并铰接的第一钳柄,于夹持钳(10)的前端具有夹持夹(11),所述夹持夹(11)包括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钳柄上的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所述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为开口相对的两个弧形板,于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的内表面具有突出的齿部(113),于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轴向的第一端边缘具有能够修整肌腱残端的锋利的修整切刀,所述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的第一端上还具有多个用于进针的豁口部(114),所述第一夹持板(111)和第二夹持板(112)的第二端均具有环向的延伸部(115),使得第一夹持板(111)第二端的开口能够包容第二夹持板(112)第二端环向的两侧;
两个弹性模量架(20),连接于夹持钳(10)的后端,所述弹性模量架(20)通过弹性器件(22)驱动两个第一钳柄的后端相互靠近、使夹持夹(11)始终具有弹性的咬合力,所述弹性模量架(20)上具有连接柄(21);及
驱动机构,包括两个驱动柄(31)、及调节两个驱动柄(31)间距并锁定的调节组件,所述驱动柄(31)能够与连接柄(21)可拆卸连接,并使两个夹持夹(11)的第一端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21)呈圆杆结构,于连接柄(21)上开设有穿孔(211);所述驱动柄(31)的第一端具有与连接柄(21)径向嵌合的连接槽管(311),所述连接槽管(311)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所述连接槽管(311)上具有插入穿孔(211)内的固定杆(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管(311)的开口朝向夹持夹(11)的第一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12)上具有外螺纹,穿过连接柄(21)上的穿孔(211)后通过螺母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柄的后端开设有条形的滑孔;所述弹性模量架(20)呈矩形的框架结构,其第一杆部(23)穿过两个第一钳柄上的滑孔,所述弹性器件(22)具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杆部(23)的两端,两所述第一钳柄张开后能够使弹性器件(22)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器件(22)为弹簧圈,套设于第一杆部(23)伸出滑孔外的端部;或
两个磁极相同的永磁铁片,分被固定于第一杆部(23)伸出滑孔外的端部和第一钳柄后端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根调节螺杆(32),所述调节螺杆(32)两端的螺旋旋向相反,于调节螺杆(32)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33),两个调节螺母(33)分别固定于驱动柄(31)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钳(34),所述调节钳(34)包括两个交叉设置并通过铰轴铰接的第二钳柄,所述第二钳柄的前端与驱动柄(31)的第二端固定,于两个第二钳柄的后端具有对两个第二钳柄之间夹角进行锁定的锁紧组件(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35)包括:
锁片,呈以铰轴为中心的弧形条状,于锁片上沿其弧度开设有弧形的锁孔,所述锁片的第一端与一个第二钳柄固定,另一第二钳柄上开设有与锁孔重合的定位孔;
T形螺杆,活动的穿过锁孔和定位孔,并通过螺母将锁片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35)包括一对锯齿条,所述锯齿条呈以铰轴为中心的弧形条状,两个锯齿条分别与两个第二钳柄固定,两个锯齿条相对的一面呈能够咬合的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晨光,未经杜晨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14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