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及其性能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6674.4 | 申请日: | 2022-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1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铭;谢贤;唐家宾;苗鹏;于肖杰;唐秀国;肖静;梁春柳;李华;吴晓锐;吴宁;严陆;蒋时军;苏国栋;韦仕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J50/12;H02J50/50;H01C7/12;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 |
| 地址: | 54500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无线 电能 传输 氧化锌 避雷器 及其 性能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包括带有多个伞裙结构的避雷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避雷器主体中一体成型设置有能量发射线圈、能量接收线圈和至少一个中继线圈,在所述避雷器主体中还一体成型设置有发射线圈补偿电容、接收线圈补偿电容和与所述中继线圈数量对应的中继补偿电容,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位于所述避雷器主体一端的伞裙结构中且连接所述发射线圈补偿电容后向外引出有发射端接线抽头,所述能量接收线圈位于所述避雷器主体另一端的伞裙结构中且连接所述接收线圈补偿电容后向外引出有接收端接线抽头,所述至少一个中继线圈对应于其它伞裙所处位置设置,且与对应的中继补偿电容形成串联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补偿电容、接收线圈补偿电容以及中继补偿电容中的至少一个电容采用极板式电容,且利用所述避雷器主体的氧化锌作为所述极板式电容中的至少一部分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线圈根据所述能量发射线圈和所述能量接收线圈之间的伞裙数量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接线抽头上连接有逆变器,在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有原边整流器,所述原边整流器的输入端通过CT取能装置从电力线路上取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接线抽头上连接有副边整流器,所述副边整流器的输出端分别为电流采集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采样端连接在所述避雷器主体上,用于采集所述避雷器主体的电流信号,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采样端连接在所述避雷器主体上,用于采集所述避雷器主体的电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的采样端连接在所述能量接收线圈上,用于采集所述能量接收线圈拾取的电流信号,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采样端连接在所述能量接收线圈上,用于采集所述能量接收线圈拾取的电压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融合无线电能传输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模块和所述电压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信号送入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上位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66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胆汁回输机
- 下一篇:一种五元共晶高韧性低温锡铋系焊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