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乌燕鸥机制的多无人机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18926.9 | 申请日: | 2022-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5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元;赵海军;宁晓燕;王震铎;张震宇;王钦弘;狄妍岐;杜子怡;马静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53 | 分类号: | H04W72/0453;H04W72/04;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乌燕鸥 机制 无人机 协作 频谱 感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乌燕鸥机制的多无人机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建立基于量子乌燕鸥机制的多无人机频谱感知模型,以频谱感知技术的检测概率为目标,设计了量子编码的乌燕鸥量子位置演化机制,得到一种新的量子乌燕鸥机制方法,以量子乌燕鸥的位置作为认知无人机用户的权重向量,最终计算得到最优权重向量。量子乌燕鸥机制克服了以往经典算法收敛性能较差的弊端,并提升了寻优速率。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量子乌燕鸥机制的多无人机协作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目的是求取认知无人机用户的最优权重向量,以确定认知无人机用户对全局感知的贡献大小,为后续对无人机进行频谱分配提供了优势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乌燕鸥机制的多无人机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属于无人机频谱感知领域。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新兴技术,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是因为无人机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是协同工作可靠性高。在无人机系统中,无人机之间相互通信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无人机网络的研究尤为重要。无人机网络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无中心节点,无人机网络属于分布式架构,无人机和无人机之间可进行通信;自组织,无人机网络不需要固定的网络通信设施;自愈性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等。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检测可供认知用户使用的频谱空穴,同时监测主用户信号活动情况,该技术使认知无人机用户能够机会性地利用授权或非授权的频带。因此认知无人机用户可以利用空闲频谱持续工作,而不影响主用户的通信质量。目前提出的频谱感知方法主要有匹配滤波器检测、周期平稳特征检测以及多分辨率频谱感知等。这些频谱感知方法均为单节点感知方法,然而在阴影和深度衰落情况下,单个节点的感知结果并不可靠,因此本发明使用了多无人机协作频谱感知技术,该技术可以克服以上缺点。
根据已有文献发现,张宏伟等在《空军工程大学学报》(2020,21(1):92-98)上发表的“认知无人机网络中多机协作频谱感知研究”中,结合频谱资源短缺问题,建立了认知无人机网络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最佳融合准则来研究多机协作频谱感知性能,最终通过一定的实验仿真证明该方法的性能。然而该文章没有使用优化方法获取总错误率,而且没有讨论认知无人机用户的权重,这将难以确定每架无人机对全局感知的贡献情况。
综上所述,上述文献在多无人机的频谱感知上做出一定的贡献,但是没有讨论认知无人机用户的权重。因此,本发明建立基于量子乌燕鸥机制的多无人机频谱感知模型,以频谱感知技术的检测概率为目标,设计了量子编码的乌燕鸥量子位置演化机制,得到一种新的量子乌燕鸥机制方法,以量子乌燕鸥的位置作为认知无人机用户的权重向量,最终计算得到最优权重向量。量子乌燕鸥机制克服了以往经典算法收敛性能较差的弊端,并提升了寻优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量子乌燕鸥机制的多无人机协作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目的是求取认知无人机用户的最优权重向量,以确定认知无人机用户对全局感知的贡献大小,为后续对无人机进行频谱分配提供了优势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建立多无人机协作频谱感知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8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户出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差分信号检测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