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29872.9 | 申请日: | 2022-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狩田将大;千种贵弘;今井康雄;平野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639;H01R13/659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提高外导体的屏蔽性能。连接器(10)具备内导体(20)和将内导体(20)包围的外导体(40)。外导体(40)具有:第1外导体(41),与电线(80)的屏蔽层(83)电连接;和第2外导体(42),与第1外导体(41)电连接,且与对方侧连接器(90)的对方侧外导体(93)电连接。第1外导体(41)是通过铸造或者切削加工而形成为筒状的构件,具有第1锁定部(47)。第2外导体(42)是板状的构件,具有卡止于第1锁定部(41)的第2锁定部(51)。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具备外导体的连接器。该外导体具有相互连接的金属制主体外壳和金属制顶端侧筒状外壳。金属制主体外壳与天线连接,金属制顶端侧筒状外壳与对方侧插座连接。金属制主体外壳和金属制顶端侧筒状外壳分别呈板状。具备外导体的连接器也被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4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1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217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290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34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连接器中,在外导体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情况下,可能产生间隙而不能确保屏蔽性能。
因此,本公开以提供能提高外导体的屏蔽性能的技术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内导体和将所述内导体包围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具有:第1外导体,与电线的屏蔽层电连接;和第2外导体,与所述第1外导体电连接,且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外导体电连接,所述第1外导体是通过铸造或者切削加工而形成为筒状的构件,具有第1锁定部,所述第2外导体是板状的构件,具有卡止于所述第1锁定部的第2锁定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提高外导体的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内导体、外导体以及介电体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使第2外导体与第1外导体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与电线连接的内导体的立体图。
图5是连接器及对方侧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区域Z的放大图。
图7是图5的A-A线剖视图。
图8是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9是用图5的C-C线剖切的剖面中的内导体、外导体以及介电体周边的剖视图。
图10是用图6的D-D线剖切的剖面中的第1内导体及第1介电体周边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使另一种类的第2外导体与第1外导体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内导体和将所述内导体包围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具有:第1外导体,与电线的屏蔽层电连接;和第2外导体,与所述第1外导体电连接,且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外导体电连接,所述第1外导体是通过铸造或者切削加工而形成为筒状的构件,具有第1锁定部,所述第2外导体是板状的构件,具有卡止于所述第1锁定部的第2锁定部。
根据该连接器,因为第1外导体是通过铸造或者切削加工而形成为筒状的构件,所以能以不易产生间隙的方式形成第1外导体。其结果,能提高第1外导体的屏蔽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9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