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锁卸车系统及联锁卸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27313.4 | 申请日: | 2022-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2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乐;石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D7/58 | 分类号: | B67D7/58;B67D7/36;B67D7/78;B67D7/56;B67D7/76;B67D7/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明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2 | 代理人: | 熊赣荣 |
| 地址: | 332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锁 卸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锁卸车系统,包括槽车、缓冲罐、卸料泵、以及储罐。槽车上设有出料阀和气相孔。缓冲罐上端通过弛放气管道与槽车的气相孔连接,缓冲罐通过卸车鹤管与出料管连接。卸料泵与缓冲罐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输送管上设有第一液位开关和过滤器。储罐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卸料泵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一切断阀和第二切断阀。该联锁卸车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卸车过程中对槽车内是否卸料完全程度的控制,还可以采用自动化联锁装置实现对卸料过程的调节,减少人员操作,提高卸料自动化程度,保障了卸料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卸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联锁卸车系统及联锁卸车方法。
背景技术
危险化学品运输是一种特殊且不可或缺的商品物流形式,危化品运输的上游主要是能源、石化等行业,而下游行业是工业制造业和建筑行业等。随着石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危化品运输行业亦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我国每年通过道路运输的危化品超过3亿吨,从事危化品运输的相关企业数量突破1亿家,运输车辆超过36万辆。大量的危化品车卸车,会存在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增加卸车操作人员又会带来成本投入的提高,并且在卸车的过程中无法窥视槽车卸料的情况,会出现槽车内液态化工品含量较少的情况下就关闭卸料泵,导致卸料未完全而带来安全隐患,如何更加方便、安全的进行物料的卸车,同时提高操作人员的人均劳效也是企业关注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联锁卸车系统及联锁卸车方法。采用增加缓冲罐及视镜等设备对槽车内的液体进行监控,并选用自动化联锁装置对卸料全过程实施调节,减少人员操作过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联锁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车,所述槽车上设有出料阀和气相孔,
一缓冲罐,该缓冲罐上端通过弛放气管道与槽车的气相孔连接,所述缓冲罐通过卸车鹤管与出料管连接;
卸料泵,所述卸料泵与缓冲罐之间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接,所述输送管上设有第一液位开关和过滤器;以及
储罐,该储罐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卸料泵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一切断阀和第二切断阀,其中
所述缓冲罐上还设有第二液位开关和第三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开关通过第一线路与仪表指示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开关和第三液位开关通过第二线路与仪表指示器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卸车鹤管上设有一视镜。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液位开关处于缓冲罐85%的位置处,所述第三液位开关处于缓冲罐35%的位置处。
在本发明中,所述卸车鹤管依次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组成,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槽车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一气缸,所述第四管道上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的一端与气缸铰接,另一端与第四管道铰接连接,所述第六管道安装在调节组件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为软管。
在本发明中,所述调节组件由支脚、弧形件、支撑件、转动臂、连接臂和框架组成,所述弧形件和支撑件安装在支脚上,所述弧形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转动臂连接,所述连接臂设置在转动臂的两端,所述框架设置在连接臂上,其中一连接臂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框架与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框架上设有固定第六管道的安装座。
在本发明中,所述所述弧形件上设有一连接阀。
一种联锁卸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卸车鹤管与槽车的出料阀相连,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卸车鹤管的位置,缓冲罐顶部的弛放气管道与槽车的气相孔相连,待卸车准备完成后,打开槽车的出料阀及缓冲罐上顶部的弛放气管道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7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