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坑露联采地表岩移综合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21580.0 | 申请日: | 2022-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3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玮;邢志华;马俊;杨龙;杨天鸿;邵重阳;彭朝伟;赵永;李春辉;耿礼富;段鑫;董越权;郭庆;覃龙江;普绍云;徐万寿;何云龙;吴秀红;李彧;陆杰清;高伟;麦宗华;张坤;赵灵君;马文标;武贤文;罗林;邵剑坤;卢华亮;马凯;侯俊旭;杨振琼;陈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9/42 | 分类号: | G01S19/42;G01C5/00;G01B7/16;G01B7/02;G01C15/00;G01C11/02;G01V1/28;G01C9/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林建亮 |
| 地址: | 653405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坑露联采 地表 综合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金属矿山坑露联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坑露联采地表岩移综合监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一种坑露联采地表岩移“天‑空‑地‑深”一体化监测方法及系统,专门针对坑露联采的岩移与相互影响问题,涵盖了地表地下岩移发展及岩体损伤破裂的全面监测,各监测手段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较强,可对整个岩移发展过程的地表移动变形、张拉裂缝产生、岩体损伤破裂、潜在滑移面形成、地下岩体变形滑移进行跟踪监测,保障了监测精度,监测效果、社会与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矿山坑露联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坑露联采地表岩移综合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关于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研究较多,而关于坑露联采岩移规律的研究却很少。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需始终关注两种开采方式相互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与覆岩移动范围。地下崩落法开采引起的岩移与塌陷一方面可能会破坏露天最终开采境界,降低露天采场的可采矿量,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则会提高边坡失稳风险,威胁露采安全。而露天境界设计不当则会对地下可采矿体产生压矿作用,增加矿柱留设,浪费资源的同时也增大了矿柱破坏失稳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在金属矿山露天或地下开采地压活动、地表移动、边坡变形等方面的监测有很多,但针对坑露联采条件下的监测系统研究则较少。同时,以往采用的监测手段及方法较为单一,很少有采用多种不同监测手段进行综合监测的案例。
换言之,以往的岩移监测手段大多比较单一,即使采用了多种监测方式,但相互之间无法有效结合与协同,系统性不强,无法与岩移全过程的机理机制相适应,未能达到准确捕捉和预测岩移发展范围及趋势的目标,且大部分对坑露联采监测不具备针对性。
因此,针对以上技术问题缺陷,急需设计和开发一种基于坑露联采地表岩移综合监测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坑露联采地表岩移综合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坑露联采地表岩移综合监测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地表岩移因素范围数据,并实时生成相应的岩移角;
获取坑露联采进度计划数据,结合所述岩移角实时生成重点监测区域;
根据所述重点监测区域,布置多个岩移数据监测点,并实时生成所述重点监测区域相应的监测数据;
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实时生成所述重点监测区域岩移预发生数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地表岩移因素范围数据,并实时生成相应的岩移角;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坑露联采进度计划数据,结合所述岩移角实时生成重点监测区域;
布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点监测区域,布置多个岩移数据监测点,并实时生成所述重点监测区域相应的监测数据;
分析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实时生成所述重点监测区域岩移预发生数据。
本发明通过方法获取地表岩移因素范围数据,并实时生成相应的岩移角;获取坑露联采进度计划数据,结合所述岩移角实时生成重点监测区域;根据所述重点监测区域,布置多个岩移数据监测点,并实时生成所述重点监测区域相应的监测数据;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实时生成所述重点监测区域岩移预发生数据,以及与所述方法相应的系统;用于金属矿山坑露联采地表地下岩移及岩体损伤的监测方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对边坡变形、地表移动、地下岩体损伤破裂与变形、地表裂缝扩展与塌陷范围等进行综合监测,可获取多源监测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可实时捕捉地表地下岩移发展趋势及范围,为滑坡、地表移动与塌陷预测及预警提供重要依据,保障坑露联采安全平稳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未经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1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体净化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应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性增强的平衡阀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