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散热缓冲结构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80464.9 | 申请日: | 2022-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75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57;H01M50/258;H01M50/209;H01M50/244;H01M50/242;H01M10/6561;H01M10/617;H01M10/655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仲元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缓冲 结构 电池 模组 | ||
1.一种具有散热缓冲结构的电池模组,其包括电芯模组(1)、底液冷组件(2)及侧液冷组件(3),所述电芯模组(1)包括多个单体电芯(11),多个所述单体电芯(11)阵列排布,所述底液冷组件(2)水平设置在电芯模组(1)底面,并与所述单体电芯(11)底面相接触,所述侧液冷组件(3)设置在所述单体电芯(11)大面与大面之间,所述大面定义为单体电芯厚度方向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液冷组件(2)包括多个与单体电芯(11)底面相接触的第一液冷管件(20),多个所述第一液冷管件(20)沿其径向方向依次铰接串联,所述第一液冷管件(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单体电芯(11)长度方向齐平,所述第一液冷管件(20)为弹性材质,所述第一液冷管件(20 )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第一液冷管件(20)的第一液冷通道(201),所述第一液冷通道(201)用于循环通入冷却液;
多个所述单体电芯(11)大面上均设置有一组侧液冷组件(3),所述侧液冷组件(3)包括多个与单体电芯(11)大面相接触的第二液冷管件(30),多个所述第二液冷管件(30)沿所述单体电芯(11)的大面宽度方向依次平行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液冷管件(30)沿其径向方向依次铰接串联,所述第二液冷管件(30)为弹性材质,所述第二液冷管件(30)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第二液冷管件(30)的第二液冷通道(301),所述第二液冷通道(301)用于循环通入冷却液;
每个单体电芯(11)底面上均设置有一组底液冷组件(2),所述第一液冷管件(20)的形状大小与第二液冷管件(30)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单体电芯(11)两个大面上的侧液冷组件(3)分别与所述单体电芯(11)底面的底液冷组件(2)串联,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之间的两组侧液冷组件(3)远离底液冷组件(2)的一端串联;
所述第一液冷管件(20)包括第一连接部(202)、第一接触部(203) 及第一弹性部(204),第一连接部(202)和第一接触部(20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202)外顶面和所述单体电芯(11)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03)远离第一连接部(202)的一面呈弧形状,所述第一接触部(203)外壁用于和安装电池模组的箱体(6)底面相接触,第一连接部(202)与第一接触部(203)之间通过第一弹性部(204)相连接,第一弹性部(204)向第一液冷通道(201)内部凹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缓冲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单体电芯(11)之间的两组侧液冷组件(3)相互对齐,所述第二液冷管件(30)包括第二连接部(302)、第二接触部(303)及第二弹性部(304),相邻两个单体电芯(11)之间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第二液冷管件(30)通过第二连接部(302)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302)与第二接触部(303)相对设置,第二接触部(303)远离第二连接部(302)的一面呈弧形状,第二接触部(303)外壁和单体电芯(11)大面相接触,第二连接部(302)与第二接触部(303)之间通过第二弹性部(304)相连接,第二弹性部(304)向第二液冷通道(301)内部凹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缓冲结构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管件(20)还包括若干沿第一液冷管件(20)长度方向成对设置的第一铰耳(205)及第二铰耳(206),所述第一铰耳(205)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02)宽度方向一侧,所述第二铰耳(206)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02)宽度方向另一侧,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液冷管件(20)之间的第一铰耳(205)和第二铰耳(206)通过铰轴进行铰连接;所述第二液冷管件(30)还包括若干沿第二液冷管件(30)长度方向成对设置的第三铰耳(305)及第四铰耳(306),所述第三铰耳(305)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部(302)宽度方向一侧,所述第四铰耳(306)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部(302)宽度方向另一侧,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液冷管件(30)之间的第三铰耳(305)和第四铰耳(306)通过铰轴进行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04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粉末锻压加工台座
- 下一篇:一种三效合一功能的药浴包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