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的组合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78418.5 | 申请日: | 2022-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钟越;兰华林;何乐春;任江涛;杨燕斌;赵朝辉;唐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G01N33/545;G01N33/558;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廖巧玫;肖秉城 |
| 地址: | 4007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流控 荧光 免疫 检测 组合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的组合物,包含质量浓度百分比为0.5%~5%的牛血清白蛋白、0.2%~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0.5%~12%的糖类、0.05%~0.5%的吐温20以及缓冲液。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使得荧光抗体在进行荧光免疫检测时,均匀充分地释放,同时避免荧光抗体的团聚。由于其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来源简单,便于在免疫诊断中广泛地应用。采用本发明组合物所制备的检测芯片,其反应区荧光抗体形状规整,芯片间差异小,同时可大幅度降低荧光抗体残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的组合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免疫诊断是应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诊断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是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变部位,机体免疫状态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免疫诊断广泛应用于医院、血站、体检中心,主要用于心肌疾病、肿瘤、传染病等检测,在现代医学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快速诊断技术,其原理是将特异性的抗原或者抗体先固定于微流控通道中,将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物质连接的复合物干燥于反应区,再配备滤血膜以及上盖,焊接制备成微流控检测芯片,后续检测时,样本流经反应区将荧光抗体冲刷下来,流至微流控通道中的包被位点进行特异性反应,最后通过测定包被位点的荧光强度并通过线性曲线,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从而实现疾病的快速诊断。制作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芯片时,需要将荧光抗体干燥固定于微流控芯片反应区固相表面,在后续使用时,随着样本或者缓冲液流过,荧光抗体释放出来,以此来检测对应抗原。若荧光抗体直接与微流控芯片固相表面直接接触,由于微流控芯片一般是大分子有机物制成,会吸附蛋白物质,且在静电吸附、疏水作用力的作用下,荧光抗体很容易大量吸附在微流控芯片固相表面上,样本难以将其带入检测位点,进行免疫识别反应,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后续使用时,还容易引起荧光抗体现释放不充分、不均匀,使检测位点出现荧光不均匀等问题,影响检测结果;同时还会引起荧光抗体团聚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一直困扰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产品开发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用于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的组合物,可使得荧光抗体在进行荧光免疫检测时,均匀充分地释放,同时避免荧光抗体的团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的组合物,包含质量浓度百分比为0.5%~5%的牛血清白蛋白、0.2%~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0.5%~12%的糖类、0.05%~0.5%的吐温20以及缓冲液。
优选地,所述糖类为浓度百分比为0.5%~6%蔗糖和0.5%~6%海藻糖的混合溶液。
优选地,包含质量浓度百分比为1%的牛血清白蛋白、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0.5%的蔗糖、2%的海藻糖和0.05%的吐温20。
优选地,所述缓冲液包括Tris-HCl缓冲液或TAPS缓冲液,浓度为20~50mM。
一种用于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质量浓度百分比,称取对应重量的牛血清白蛋白、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糖类加入缓冲液后溶解;步骤二,称取吐温20加入至步骤一的溶液后,再次搅拌溶解。
一种用于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的芯片,包含上述的组合物。
一种用于微流控荧光免疫检测的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制备好的组合物加入芯片的反应区;待所述组合物干燥后,再将荧光抗体添加至已干燥的组合物上。
优选地,每片芯片上所述组合物的使用量为0.5μL~5μL。
优选地,采用点样仪将制备好的组合物加入芯片的反应区;采用点样仪/移液器将荧光抗体添加至已干燥的组合物上。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的干燥方法包括晾干、烘干、风干或冻干,其中,烘干温度可为37℃,自然晾干、风干的时间为15min~30min。根据糖含量不同晾干时间不同,糖含量越高晾干时间越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8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