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64237.7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0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英;刘丽苹;齐春林;王超慧;赵楠楠;柳盛伟;王双阁;李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B50/30 | 分类号: | G16B50/30;G16B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颖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高***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耐药性 监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并整理细菌耐药性的历史检测数据,整理得到细菌耐药性数据库;
基于所述细菌耐药性数据库,根据药物种类、药敏检测方法、细菌种类及区域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得到不同药敏检测方法下,不同区域的各细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阈值区间[a,b];
实时获取目标区域的待测细菌样本对目标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数据,计算耐药性监控指标MTI,判断MTI是否超出耐药性阈值区间[a,b],若未超出,则目标区域的待测细菌样本对目标药物的耐药性表现正常,若超出,则需进行复查及预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敏检测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和/或MIC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药性阈值区间[a,b]的计算方法包括:先计算得到不同药敏检测方法下,不同区域的各细菌对不同药物的平均耐药性监控指标m,进而计算得到耐药性阈值区间[a,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耐药性监控指标m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其中为平均耐药率,为药敏检测结果平均值,G为模型系数,T为药敏检测误差,E为药敏检测方法系数;
所述G为自定义赋值,G的作用是对不同细菌、不同药物和不同区域进行区分,即每个区域的每种细菌对于每种药物均自定义一个G值,G大于零即可;
当药敏检测方法为纸片扩散法时,E为3.46,当药敏检测方法为MIC法时,E为0.37。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药性阈值区间[a,b]的计算方法为: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实时获取的目标区域的待测细菌样本对目标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数据与距离当前最近的N-1个历史同菌种、同药物、同区域样本的耐药性检测结果作为一个批次的实时监测数据,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这一批次数据的耐药性监控指标MTI:其中,N为1或大于1的任意整数,d为这一批次数据的平均耐药率,H为这一批次数据的药敏检测结果平均值,G为模型系数,T为药敏检测误差,E为药敏检测方法系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查包括采用相同药敏检测方法进行再次检测和/或采用不同药敏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后,计算MTI,对比耐药性阈值区间[a,b],若未超出,则目标区域的待测细菌样本对目标药物的耐药性表现正常,若超出,则进行变异菌株预警。
8.一种细菌耐药性监测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耐药性监测装置包括调取模块、阈值分析模块、实时监测模块和诊断模块;
所述调取模块包括采集数据上传单元和整理汇总单元:用于收集并整理细菌耐药性的历史检测数据,整理得到细菌耐药性数据库;
所述阈值分析模块包括分类单元和阈值区间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药物种类、药敏检测方法、细菌种类及区域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得到不同药敏检测方法下,不同区域的各细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阈值区间[a,b];
所述实时监测模块包括样本采集单元、检测单元和数据导出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目标区域的待测细菌样本对目标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数据;
所述诊断模块包括MTI计算单元、阈值对比单元和结果导出单元:用于计算耐药性监控指标MTI,对比耐药性阈值区间[a,b]来判断目标区域的待测细菌样本对目标药物的耐药性表现是否正常。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2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