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节水控盐供肥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14576.4 | 申请日: | 2022-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姚荣江;王相平;杨劲松;谢文萍;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A01G2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节水 控盐供肥 方法 | ||
一种盐碱地节水控盐供肥的方法,对盐碱地起垄,在垄上土表下埋设滴灌和微润管:对于单垄单行种植,滴灌和微润管位于作物下方;对于单垄双行种植,滴灌管位于相邻种植行中间,微润管位于每行作物下方;滴灌和微润管埋设完成后,垄上覆膜,在垄上埋设盐分传感器;滴灌水盐调控:根据土壤入渗性能适配滴头流量,强化淋洗压盐;微润灌水肥供施:在滴灌控盐完成后,适时采用微润灌进行作物根部施肥,将作物所需的肥料以水溶肥溶解于水中并随微润灌滴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节水控盐与水肥高效利用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滴灌和微润灌错位错时供水的盐碱地节水控盐供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CN 202210270070.3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棉田高频滴灌节水保苗壮苗增产的高效栽培方法,通过整地方式、种植模式、布管方式、高频滴灌方式、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等优化组合,提高盐碱地棉田整地与播种质量,节约灌溉水量,增加出苗率与保苗率。
中国发明CN202011093448.4公开了一种用于盐碱地农作物种植的节水方法,其通过在农田附近建设调配泵站,利用淡水以及盐碱水进行调配,调配成一定含盐量的调配水,用于耐盐碱作物的栽培和种植,可缓解盐碱地区淡水资源压力,保障盐碱地农作物的种植。
中国发明CN202210029688.0公开了一种深埋秸秆和浅埋滴灌结合改良盐碱地的方法,通过深翻秸秆方式改良利用盐碱地,同时解决秸秆深翻后不易分解以及作物种子难以扎根且萌发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作物出苗率。
中国发明CN201910133300.X公开了一种重度盐碱地节水控肥生态治理与增效利用方法,步骤包括施用磷石膏,粉垄深松混匀,非生育期灌溉压盐,并根据土壤盐分状况与作物水肥需求特点确定滴灌时机,解决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和盐碱地灌溉控盐的要求。
中国发明CN201810054206.0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水稻覆膜软管微喷节水栽培的方法,步骤包括选择土地、施肥耕作、覆膜播种、微喷灌水、洗盐造墒、田间管理。该方法提高栽培效率,降低劳作强度,达到节水、降低成本的目的。
中国发明CN201610679243.1公开了一种重盐碱地棉花节水保苗方法,重点通过地膜覆盖和苗孔喷洒液体地膜等措施,减少盐碱随水分蒸发向地表富集,最大限度减少表层土壤盐碱含量,从而实现重盐碱地棉花节水、保苗的目的。
从已有相关知识产权反映的情况来看,针对盐碱地多水源综合利用、滴灌节水控盐、农艺节水抑盐的较多,但未见将非常规水滴灌控盐、微润灌精准供肥错位错时相结合,将控盐供水和施肥供水分离相结合,并综合考虑水-肥-盐耦合高效的盐碱地节水控盐供肥方法。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盐碱地传统漫灌淋盐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低的难题,克服和改进了土壤控盐滴灌的水质、水量难以精确定量以及滴灌水肥一体化养分分布范围大、浓度不均一等不足,采用非常规水滴灌加速耕层脱盐,利用微润灌根区限域均匀施肥,通过滴灌和微润灌的对控盐和供肥分时分域调控,提出一种盐碱地节水控盐供肥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节水控盐供肥的方法,具体步骤为:一、对盐碱地起垄,垄高5~15cm,垄宽20~40cm;二、在垄上土表下2~4cm和6~15cm分别埋设滴灌和微润管:对于单垄单行种植,滴灌和微润管位于作物下方;对于单垄双行种植,滴灌管位于相邻种植行中间,微润管位于每行作物下方;滴灌和微润管埋设完成后,垄上覆膜,在垄上埋设盐分传感器;三、滴灌水盐调控:根据土壤入渗性能适配滴头流量,强化淋洗压盐,根据土壤控盐目标和盐分传感器读数确定滴灌持续时间,当盐分传感器读数降至控盐目标即停止滴灌;四、微润灌水肥供施:在滴灌控盐完成后,采用微润灌进行作物根部施肥,将作物所需的肥料以水溶肥溶解于水中并随微润灌滴入,微润灌水量要求在主要根系层形成直径4~6cm的湿润体。
所述步骤一中:种植须根系作物,垄高5~10cm;种植直根系作物,垄高10~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4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FDJ-1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