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资源调配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57035.9 | 申请日: | 2022-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4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季丽平;王佩宇;黄勇建;顾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乐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04 | 分类号: | H04W16/04;H04W24/08;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01 | 代理人: | 王艳晶 |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继 通信 资源 调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资源调配系统,包括获取处理模块、分析控制模块与调配管理模块,所述获取处理模块与分析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分析控制模块与调配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获取处理模块用于对用户无线通信数据信息进行获取处理,所述分析控制模块用于对信道使用状态进行分析控制,所述调配管理模块用于对无线资源进行调配管理,所述获取处理模块包括信道监测模块、数字调制模块与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道监测模块与数字调制模网络连接,所述数字调制模块与信息获取模块电连接,所述信道监测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无线通信时信道使用状态进行监测,本发明,具有高效无线通信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调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资源调配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是指多个节点间不经由导体或缆线传播进行的远距离传输通讯,利用收音机、无线电等都可以进行无线通讯。无线通讯包括各种固定式、移动式和便携式应用,例如双向无线电、手机、个人数码助理及无线网络。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用户的大量的增加,优质的频谱资源有限,导致现在的无线通信信道只能提供较小的容量而且容量随时间随机变化,无法满足用户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对无线通信服务质量的要求。因此,设计高效无线通信的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资源调配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资源调配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中继通信的资源调配系统,包括获取处理模块、分析控制模块与调配管理模块,所述获取处理模块与分析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分析控制模块与调配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获取处理模块用于对用户无线通信数据信息进行获取处理,所述分析控制模块用于对信道使用状态进行分析控制,所述调配管理模块用于对无线资源进行调配管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获取处理模块包括信道监测模块、数字调制模块与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道监测模块与数字调制模网络连接,所述数字调制模块与信息获取模块电连接,所述信道监测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无线通信时信道使用状态进行监测,所述数字调制模块用于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数字调制,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获取。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析控制模块包括工作量计算模块、判断分析模块与串并转换模块,所述工作量计算模块与判断分析模块电连接,所述判断分析模块与串并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工作量计算模块用于对基站工作量进行计算分析,所述判断分析模块用于对相关状态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用于对相关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配管理模块包括数据量识别模块、频带划分模块与信道调配模块,所述数据量识别模块与频带划分模块电连接,所述频带划分模块与信道调配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量识别模块用于对数据量大小进行识别,所述频带划分模块用于对频带宽度进行划分,所述信道调配模块用于对数据传输过程中信道使用进行调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中继通信的资源调配系统的运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基站工作区域内通信数据库,用于对通信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步骤S2:系统对基站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并进行初步处理;
步骤S3:根据初步处理结果分析该区域内用户进行通信时基站工作状态;
步骤S4:通过上述计算分析结果对该区域内用户的通信资源进行调配管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用户向基站发出通信呼叫请求后,基站通过数字调制模块将接收到的通信呼叫请求信号进行数字调制,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完成用户的呼叫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乐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乐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7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