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腿部伤口的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56954.4 | 申请日: | 2022-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殷胜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B90/14;A61M3/02;A61G12/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22 | 代理人: | 任坤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腿部 伤口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腿部伤口的处理系统,能够将腿部进行固定,防止在处理过程中腿部晃动影响医生的操作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胀,防止因为剧烈疼痛引起腿部颤抖和条件反射的收缩;不仅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同时通过弹簧进行弹力限制清洗头的伸长长度,清洗头反复上下移动,消毒、清洁程度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伤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腿部伤口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的局部外伤周围有皮肤的破损或伤口,需及时地用生理盐水、双氧水以及碘伏等消毒剂进行反复冲洗和浸泡破损面,以使得其内的细菌、病毒等得到杀灭,其内的污染物和脏物得到有效的彻底清除。
特别是对于腿部外伤的处理,由于腿部需要支撑人体并需要走路,如果外伤严重的情况,如伴有活动性的出血以及伤口较深、伤口较长时,还须及时地进行缝合的治疗,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止血。
现有技术中,对于腿部的外伤的处理一般由先进行清理、消毒,再进行缝合包扎。但是由于在腿部外伤处理的过程中,一般伴有剧烈的疼痛或者肿胀会使腿颤抖和条件反射的收缩,增加医生处理的难度,疼痛不仅增加腿部的负担,并且还会因为疼痛或者肿胀导致腿部活动受限,增加伤口处理难度;并且在伤口处理的过程需要反复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增加医生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腿部伤口的处理系统,能够将腿部固定进行固定,防止在处理过程中腿部晃动影响医生的操作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胀,防止因为剧烈疼痛引起腿部颤抖和条件反射的收缩,而且还可以便于医生的操作;不仅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同时通过设置的双向出水的清理头配合弹簧的弹力,反向管出液驱动清洗头向下运动,并通过弹簧进行弹力限制清洗头的伸长长度,清洗头反复上下移动,消毒、清洁程度更好。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腿部伤口的处理系统,包括底座、扶杆;所述底座上方远离扶杆的一端设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用于处理外伤的清理和消肿止痛处理,所述处理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部设有架体,盒体一侧设有侧门,所述架体靠近一侧的位置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轴连接第一带轮,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横穿所述架体,横置在盒体内部,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靠近架体的内侧位置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带轮,两个所述第二带轮均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通过第二带轮带动转动;
两个所述第二皮带上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夹块,两个固定夹块能够在第二皮带上沿第二皮带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固定夹块均连接有连接杆,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分中夹持。
所述盒体的上方还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架体连接,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设有内螺纹管,内螺纹管与丝杆匹配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管的外侧壁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端部设有清洗机构,清洗机构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通过卡扣卡接在机械抓臂上,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储液箱和回收箱;所述储液箱和回收箱设在的盒体的内部,且与架体连接。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进行配合传动,并提高丝杆的工作寿命,所述丝杆的工作面为光滑平面,其表面粗糙度度Ra为0.2-0.8微米;硬度Y为HRC56-62。所述丝杆的表面粗糙度度Ra和硬度Y之间满足Ra·Y大于等于12.5小于等于48.7。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块连接的连接杆为“Z”型结构,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槽,“Z”型所述连接杆通过通槽延伸至盒体的上方,所述连接杆在固定夹块的带动下在通槽内滑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夹持机构连接,伸缩杆的端部设有滑块,所述夹持机构的外侧壁设有滑槽,所述伸缩杆通过滑块和滑槽与夹持机构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两端通过设置的轴承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方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两端与架体连接,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隔板,且导向杆与隔板构成间隙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6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灶成像数据的分割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六联试剂卡荧光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