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WB技术的汽车大灯的自适应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35240.5 | 申请日: | 2022-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肖敏洁;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B60Q1/14;H04W4/02;H04W4/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 地址: | 21513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wb 技术 汽车 大灯 自适应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WB技术的汽车大灯的自适应方法及系统,包括车辆通过车载系统中UWB标签,获取在指定位置上安装UWB基站广播的UWB信号,基于UWB信号测量车辆与指定位置的距离数据;同时车辆通过UWB信号分析与车辆周围其他车辆的距离数据,车辆基于灯光控制指令并通过车载系统控制车辆当前的灯光自适应调整状态。本发明通过UWB的高精度定位信息可判断当前车俩的位置以及当前驶入的场景环境,并结合周围车辆的位置可进行车辆会车的安全距离判断,进而可自适应的控制灯光种类、远近、强度或其他灯光效果,不仅提高车辆灯光控制的智能化控制,并且提高了会车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UWB技术的汽车大灯的自适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UWB: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雷达技术是一种使用1.5GHz以上带宽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是当信号带宽大与中心频率之比大于25%时称为超宽带。UWB技术解决了困扰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多年的有关传播方面的重大难题,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截获率低、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数厘米的定位精度等优点。当前的汽车已经成了很多家庭生活出行的必需品,在汽车驾驶中我们通常会需要灯光来辅佐我们去安全驾驶,比如在夜间行驶,在黑暗环境下的车库或隧道行驶,或者夜间会车等特殊场景下的灯光安全使用。
目前市场上的部分车型,也有配备自动灯光的功能,主要是利用光线传感器判断当前环境的光暗程度来打开或关闭灯光。但这种方案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这种方法需要车子已经进入到暗环境中才能打开灯光,且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便于司机提前观察到暗环境的周围,易发生危险。2、当夜间会车时,司机不能及时的打开或关闭远光灯,以及新手司机在突发情况不能及时打开灯光,易造成危险驾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UWB技术的汽车大灯的自适应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的智能驾驶汽车的灯光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WB技术的汽车大灯的自适应方法及系统,其通过UWB的高精度定位信息可判断当前车俩的位置以及当前驶入的场景环境,并结合周围车辆的位置可进行车辆会车的安全距离判断,进而可自适应的控制灯光种类、远近、强度或其他灯光效果,提高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UWB技术的汽车大灯的自适应方法,应用在带有UWB功能的车载系统中,包括在指定位置上安装UWB基站,用于广播UWB信号;车辆通过车载系统中UWB标签,获取在指定位置上安装UWB基站广播的UWB信号,基于所述UWB信号测量所述车辆与所述指定位置的距离数据;同时所述车辆通过UWB信号分析与所述车辆周围其他车辆的距离数据;
其中,在环境光线亮或白天情况下车辆驶入UWB信号覆盖的区域时,基于所述车辆至所述指定位置的距离数据,在环境光线暗或夜晚情况下车辆驶入UWB信号覆盖的区域时,则基于所述车辆至所述指定位置的距离数据,以及同时根据与所述车辆周围其他车辆的距离数据以及所述车辆预设的安全距离范围数据,发出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所述车辆基于灯光控制指令并通过车载系统控制所述车辆当前的灯光自适应调整状态。
基于所述UWB信号测量所述车辆与所述指定位置的距离数据,具体地包括:基于道路位置和指定位置上安装UWB基站的位置数据(, ,),建立道路位置信息三维坐标系;
基于所述广播的UWB信号定位所述车辆的当前第一位置数据(, ,)后,在道路位置信息三维坐标系中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所述车辆的当前第一位置数据(, ,)与所述UWB基站的距离数据d,根据指定位置上安装UWB基站的高度数据h以及公式(2)计算得出所述车辆与所述指定位置的距离数据D,将距离数据D与所述车辆预设的安全距离范围数据比较,满足则发出对应的灯光控制指令,公式(1)和(2)如下;
公式(1);
公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5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