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水线式污泥调理设备及其调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91578.5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炜;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线 污泥 调理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流水线式污泥调理设备及其调理工艺,包括调理罐、添药管和作用于调理罐内腔增加流动性的搅拌机。特别地,该设备根据污泥调理添加药剂的种类设有连续排布的第一调理罐、第二调理罐、第三调理罐及接入各调理罐通入一种药剂的添药管,其中第一调理罐的一侧顶部接设污泥进口管道,且自第一调理罐起设有朝向后一个调理罐的溢流槽,随污泥流转方向的设备末端与脱水设备相接排料。应用该污泥调理方案,不同种类药剂分别投加于不同罐体中随污泥流动连续反应,消除了等待时间和分批次调理所需清除罐中污泥的重复操作,能持续向脱水设备提供调理完成的污泥,设备利用率成倍提升;且有利于节省土地和空间占用及设备构建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调理方案,尤其涉及一种在污泥脱水前、提高设备利用率、免受生产场地限制的流水线式污泥调理设备及其调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生活污水的产量十分庞大。而针对性的处理也成为政府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在相对庞杂的污水处理诸多环节中,污泥干化便是需要借助成套设备将污泥中的水分抽干,从而进一步处理干化的污泥。
目前对剩余污泥脱水应用较为广泛的调理方式为批次式调理技术,通常需要先后投加两到三种水处理剂对污泥进行调理,该调理技术通过对污泥的调理罐中污泥实际体积和污泥的浓度进行取样分析计算后,确定污泥成份和数量后,再根据实验数据将水处理剂与污泥数量按一定比例进行投加后对污泥进行化学调理,经过化学调理后的污泥内部结合水被释放出来变成游离水,然后通过机械脱水设备达到脱水目的,最终达到污泥“四化”处理要求。
如图1所示,是现有常用的污泥调理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具有单体式的调理罐1,其容积可以根据后端脱水设备的进泥量进行计算并按需加工,可以是钢质材料定制或钢筋混凝土砌筑而成。并且从图示可见,该调理罐1的一侧顶部接设污泥进口管道2,另一侧靠近底部的外侧壁设有设有面向脱水设备的对接口3。对应三种水处理剂X/Y/Z(以下简称药剂),该设备分别装接有三个自带药剂泵的添药管41~43且管口悬浮于调理罐的敞口,该设备还设有液位计6和作用于调理罐内腔增加流动性的搅拌机5,其中搅拌机包括位于调理罐内腔中腰处的搅拌桨叶51和向上传动相连、输出搅拌动力的电机52。
利用该设备所实施的污泥调理流程包括:自污泥进口管道向调理罐通入污泥,当达到规定液位时进泥泵停止工作。而后通过受控于电磁阀门的添药管向调理罐中加入#1药剂X,启动搅拌机操作5-8分钟,待#1药剂X与污泥充分反应后再加入#2药剂Y,同样充分搅拌及充分反应后再加入#3药剂Z;再降低搅拌机转速搅拌5分钟,待污泥絮凝抱团后调理完成,开始向脱水设备进泥供料。
但是,现有污泥调理设备在进行以上调理作业过程中可见,每种药剂反应时后续工作均需停止等待,造成设备利用率较低;而该批次式污泥调理方案在脱水设备数量增大时,需要加大调理罐体积或数量,但生产场地存在空间不足的限制,调理罐无法规模化增多、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流水线式污泥调理设备及其调理方法,解决污泥连续调理、可持续供料的问题。
本发明实现上述一个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流水线式污泥调理设备,包括容积适配的调理罐、污泥进口管道、三条通入调理罐的添药管和作用于调理罐内腔增加流动性的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根据污泥调理添加药剂的种类设有连续排布的第一调理罐、第二调理罐、第三调理罐及接入各调理罐通入一种药剂的添药管,其中所述第一调理罐的一侧顶部接设污泥进口管道,且自第一调理罐起设有朝向后一个调理罐的溢流槽,随污泥流转方向的设备末端与脱水设备相接排料。
进一步地,三个调理罐设为连续线性排列状,所述第三调理罐的内腔设有液位计且靠近底部的外侧壁设有面向脱水设备的对接口。
更进一步地,各调理罐为钢质成型的方形容器,且相邻两个调理罐共用侧壁并设置溢流槽。
更进一步地,各调理罐为钢质成型的圆形容器,且相邻两个调理罐设为局部相交状的隔离挡壁并设置溢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1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