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静子叶片偏转角度与调节机构几何关系确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87108.1 | 申请日: | 202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魏雪莱;刘永泉;王佳莹;梁彩云;张成凯;韩乐男;王小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1D9/04 | 分类号: | F01D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叶片 偏转 角度 调节 机构 几何 关系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可调静子叶片偏转角度与调节机构几何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可调静子叶片(1)的轴线、航空发动机的轴线投影到平面上;
根据摇臂(2)的长度,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大偏转角度、中间位置、最小偏转角度,在平面上找到摇臂(2)与联动环(3)连接点的投影点H1、H2、H3,其中,点H2位于航空发动机轴线的投影上;
计算点H2与点H1、点H3连线的距离L1;
在平面上绘制半径为R1的圆,该圆经过点H2,其圆心位于航空发动机轴线的投影上,其中,R1为摇臂(2)与联动环(3)连接点到航空发动机轴线的距离;
沿航空发动机轴线投影的方向,在半径为R1的圆上找到对应于点H1的点H1’,以及找到对应于点H3的点H3’;
在平面上绘制半径为R2的圆,该圆与半径为R1的圆同心,其中,R2为拉杆(4)与联动环(3)连接点到航空发动机轴线的距离;
以点H1’与半径为R1圆圆心连线,与半径为R2圆的交点为点J1,该点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大偏转角度时,拉杆(4)与联动环(3)的连接点在平面的投影;
以点H3’与半径为R1圆圆心连线,与半径为R2圆的交点为点J3,该点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小偏转角度时,拉杆(4)与联动环(3)的连接点在平面的投影;
在航空发动机轴线的投影上找到点J2,点J2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中间位置时,拉杆(4)与联动环(3)的连接点在平面的投影,距离点H1、点H3连线为L1;
对应于点J2,将作动筒(5)、L型杆(6)与机匣(7)的连接点投影到平面上,投影点为点P、Q;
在平面上找到点M2,该点与点P的连线平行于航空发动机轴线的投影,与点Q的连线垂直于航空发动机轴线的投影,为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中间位置时,作动筒(5)与L型杆(6)连接点在平面上的投影;
以点M2与点Q连线的长度D2作为L型杆(6)与作动筒(5)连接段在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在平面上找到点K2,该点与点Q的连线平行于航空发动机轴线的投影,与点Q连线的长度C2等于L型杆(6)与拉杆(4)连接段的长度,为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中间位置时,L型杆(6)与拉杆(4)的连接点在平面上的投影;
以点J2与点K2连线的长度B2,作为拉杆(4)在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在平面上找到点K1,该点为以点J1为圆心以B2为半径的圆、以点Q为圆心以C2为半径的圆的交点,为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大偏转角度时,L型杆(6)与拉杆(4)的连接点在平面上的投影;
在平面上找到点M1,该点与点Q的连线垂直于点K与点Q的连线,与点Q连线的长度为D2,为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大偏转角度时,L型杆(6)与作动筒(5)的连接点在平面上的投影;
在平面上找到点K3,该点为以点J3为圆心以B2为半径的圆、以点Q为圆心以C2为半径的圆的交点,为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小偏转角度时,L型杆(6)与拉杆(4)的连接点在平面上的投影;
在平面上找到点M3,该点与点Q的连线垂直于点K与点Q的连线,与点Q连线的长度为D2,为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小偏转角度时,L型杆(6)与作动筒(5)的连接点在平面上的投影;
以点M1与点P连线的长度,作为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大偏转角度时,作动筒(5)的长度;
以点M3与点P连线的长度,作为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小偏转角度时,作动筒(5)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静子叶片偏转角度与调节机构几何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以点M1与点P连线的长度减去点M3与点P连线的长度,作为作动筒(5)对应于可调静子叶片(1)处于最大偏转角度、最小偏转角度的行程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静子叶片偏转角度与调节机构几何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拟合点H1、点H2、点H3,作为可调静子叶片偏转时,摇臂(2)与联动环(3)连接点的运动轨迹;
拟合点J1、点J2、点J3,作为可调静子叶片偏转时,拉杆(4)与联动环(3)连接点的运动轨迹;
拟合点K1、点K2、点K3,作为可调静子叶片偏转时,L型杆(6)与拉杆(4)的连接点的运动轨迹;
拟合点M1、点M2、点M3,作为可调静子叶片偏转时,L型杆(6)与作动筒(5)的连接点的运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71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