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多孔光纤温度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8065.8 | 申请日: | 2022-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松;张娴;石艺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表面 等离子体 共振 多孔 光纤 温度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多孔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宽谱光源、第一多模光纤、传感单元、第二多模光纤及光谱仪;其中:
所述传感单元由多孔光纤、金属膜、高折射率温敏液体及低折射率温敏液体构成;所述多孔光纤的基底材料为熔融石英,内部包含五个空气孔,其中一个空气孔位于中心位置,其余四个空气孔围绕中心空气孔均匀排布,空气孔孔深方向为光纤轴向方向;所述金属膜镀覆在各个空气孔内壁;所述高折射率温敏液体填充在中心空气孔内;所述低折射率温敏液体填充在四个周围空气孔内;这里,所述高折射率温敏液体及低折射率温敏液体,其两者折射率高低是相对而言的;
所述第一多模光纤的两端分别与宽谱光源和传感单元的入射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多模光纤的两端分别与传感单元的出射端和光谱仪相连接,第一、第二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大于所述多孔光纤的空气孔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多孔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光纤采用预制棒拉丝技术制成,空气孔直径为50-250μm,光纤外径为500-10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多孔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为金膜、银膜或铜膜,通过化学液相镀膜法涂覆于所述多孔光纤的各个空气孔内壁,厚度为20-9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多孔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温敏液体为不同体积比的白油、硅油混合物,折射率范围为1.50-1.5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多孔光纤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温敏液体为乙酸丁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80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