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标签生成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21045.X | 申请日: | 202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车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F40/186;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96 | 代理人: | 赵爱军;谢建云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标签 生成 方法 计算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标签生成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生成各外部用户的用户标签集,并将属于新用户的外部用户标记为探针期用户,用户标签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标签;向各探针期用户投放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更新探针期用户的用户标签集,并在预设迭代周期结束后,将探针期用户更改标记为优化期用户;基于各优化期用户的用户标签集生成文章并进行对应投放,收集优化期用户对被投放文章的访问数据;对访问数据进行标签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更新优化期用户的用户标签集,并将优化期用户更改标记为稳定期用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标签生成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强强联合的模式,以求互利共生,协作共赢。企业之间的合作,常见模式就是数据打通,将对方的对己方有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更直接的模式则是直接打通双方的系统,保留对方所拥有的用户并转换为己方稳定的用户,即将对方的流量化为己用,快速扩展己方的流量,提升竞争力。
若想解决上述用户保留的问题,核心是如何把对方的用户数据转换成己方的用户数据,进一步而言,需要基于对方的用户画像以及己方的标签信息,为对方的用户生成关联用户标签。换言之,将对方的用户画像补充完善己方的用户标签,以便通过系统维护和服务对应的用户,从而将其转变成为自身的真正用户。
目前,通常有两种方案来为对方的用户生成与己方有关的用户标签。第一种方案是依据对方与己方之间的公共用户作为数据基础,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标签预测,但如果对方与己方行业跨度较大,则预测出的用户标签容易存在缺失,即使能全部预测出来,其准确度和参考价值均较低。而且,若对方的数据过少或有效数据不全,由于机器学习算法对小数据量地预测准确度本来就有所折扣,这也会影响实际的预测结果。
第二种方案是对对方用户不做精确处理,直接降级作为通用数据,投放广告等业务也采取通投的方式,降低对方用户的价值。可如此一来,整个方案性价比很低,不能精准把握每一个用户,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对方用户的流失,无法真正地将对方用户转化为己方用户。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用户标签生成方法来优化上述处理过程。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标签生成方案,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户标签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生成各外部用户的用户标签集,并将属于新用户的外部用户标记为探针期用户,用户标签集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标签;向各探针期用户投放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更新探针期用户的用户标签集,并在预设迭代周期结束后,将探针期用户更改标记为优化期用户;基于各优化期用户的用户标签集生成文章并进行对应投放,收集优化期用户对被投放文章的访问数据;对访问数据进行标签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更新优化期用户的用户标签集,并将优化期用户更改标记为稳定期用户。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用户标签生成方法中,生成各外部用户的用户标签集的步骤,包括:获取各外部用户的用户画像数据;若外部用户属于新用户,则根据用户画像数据和预设规则,对外部用户进行用户标签预测,以得到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标签并对应生成用户标签集。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用户标签生成方法中,生成各外部用户的用户标签集的步骤,包括:若外部用户属于公共用户,则通过外部用户关联的内部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标签,对外部用户进行标签补充,生成对应的用户标签集。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用户标签生成方法中,还包括确定各探针期用户所属人群包并生成对应的调查问卷,确定各探针期用户所属人群包并生成对应的调查问卷的步骤,包括:基于各探针期用户的用户标签集,将各探针期用户划分成多个人群包,每个人群包关联有人群标签和缺失标签;根据每个人群包的人群标签和缺失标签,对应生成人群包的调查问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车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1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