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硒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13744.X | 申请日: | 202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1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丰润大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C07K1/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均莹 |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植物蛋白及微量元素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硒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对浸泡后的富硒种子进行发芽;然后通过选择淀粉酶、碱性蛋白酶和氨基肽酶的组合,以及控制酶加入的顺序以及添加的间隔时间,可以大大提高酶解效率,将发芽浆中的硒蛋白酶解成小肽分子的生物硒活性肽,使得最终制备的生物硒活性肽中,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的肽含量达到98wt%以上,使获得的生物硒活性肽溶于水,小肽分子可以快速把硒元素输送到细胞内参与生命运动,极大的提高了吸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蛋白及微量元素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硒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硒是动物和人体中一些抗氧化酶和硒蛋白P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氛围的作用,研究证明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作用,也是国际上免疫力影响和癌症预防的研究热点,因此,硒可作为动物饲料微量添加剂,也在植物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肥,提高农副产品含硒量。硒已被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科学家测定:有些疾病,特别是肿瘤、高血压、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老年性便秘都与缺硒有关。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硒在人体组织内含量为千万分之一,但它却决定了生命的存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缺硒会直接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临床医学证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等。据专家考证,人需要终生补硒。
成人体内硒的总量在6-20 mg。硒遍布各组织器官和体液,肾中浓度最高。在组织内主要以硒和蛋白质结合的复合物形式存在。硒主要在小肠吸收,人体对食物中硒的吸收率为60%-80%。经肠道吸收进入体内的硒经代谢后大部分经尿排出。尿硒是判断人体内硒盈亏状况的良好指标。硒的其他排出途径为粪、汗。硒在体内的吸收、转运、排出、贮存和分布会受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以及食物中是否存在如硫、重金属、维生素等化合物也有影响。动物实验表明,硒主要在十二指肠被吸收,空肠和回肠也稍有吸收,胃不吸收。经尿排出的硒占硒排出量的50%-60%,在摄入高膳食硒时,尿硒排出量会增加,反之减少,肾脏起着调节作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容易吸收利用、无副作用的生物硒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种生物硒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富硒植物种子加入水中浸泡,然后取出富硒植物种子,然后每天喷水2-3次进行发芽,待发芽6-7天后出料,得到种子发芽原料,然后搅碎得到浆液;
(2)、酶解:向所述浆液中依次加入种子发芽原料重量的0.5-0.8%的淀粉酶、1-1.5%的碱性蛋白酶和0.5-0.8%的氨基肽酶,相邻两种酶添加的时间间隔为0.4-0.6h,搅拌酶解,最后一种酶添加结束后,继续搅拌酶解3-3.5h;搅拌酶解的温度保持55-57℃;
(3)、灭酶;
(4)、固液分离;
(5)、将步骤(4)得到的分离液先用0.8-1.2nm的纳滤膜进行过滤,留取透过液,再用0.2-0.3nm的纳滤膜过滤,留取膜截留液;
(6)、将步骤(5)得到的膜截留液加入有机硒,进行肽硒螯合;
(7)、将步骤(6)中得到的螯合液进行浓缩、干燥。
可选的,将富硒植物种子加入富硒植物种子重量5-6倍的纯化水中,浸泡12-18h;和/或
所述发芽的温度为15-20℃,湿度为65-70%。
可选的,所述淀粉酶的酶活为17-23U/mg;
所述碱性蛋白酶的酶活为25-31U/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丰润大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丰润大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3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