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11458.X | 申请日: | 202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良;王利春;薛晓伟;滕世政;占利华;方林珍;项苏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盛科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刘晓阳 |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冷系统 管道 耐压 可靠性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以高压泵作为压力源,空气动力源压力与高压泵输出液压力成正比,通过空气动力源压力的调整,对输出液压力进行无级调节;测试逻辑:升压‑保压;升压‑保压‑升压‑保压;升压‑爆破。通过对输出液压力的无级调节和合理的测试逻辑应用,达到模仿现实应用中各种极限条件的数值,获得短时曲线变化情况的实验数据,真实反映产品管道耐压物理特性,整个系统安全可靠,能满足各种规格制冷管道尤其是微径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管测试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是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及管道件构成,压缩机在驱动介质循环过程中,需要保证管道系统具有可靠的气密性并耐受一定范围的压力。为了确保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必须对制冷用管进行可靠性试验。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363792A,设计的一种空调器防腐钢管管路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包括:防腐钢管焊接可靠性试验:将室外机冷凝器部件密封,空调器运行制冷,检查钢管是否漏气;酸性环境试验:将防腐钢管置于酸性溶液中试验,并进行附着力测试;碱性环境试验:将防腐钢管置于碱性溶液中试验,并进行附着力测试;热重分析试验:将防腐钢管置于热重分析仪中试验,对钢管的防腐层的分解温度测定;加速循环试验,其包括:高温加速试验;光老化加速试验;高低温循环试验;冷凝水加速试验;中性盐雾腐蚀试验。这些传统的试验手段,有利用使用对象进行的,也有采用单一数值试验装置,等等,与实际应用环境差别大,数据采集精度低,结果分析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它具有试验液压可无级调节,能进行自动压力补偿,确保静态测试压力恒定,精准获得极限值数据等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以高压泵作为压力源,空气动力源压力与高压泵输出液压力成正比,通过空气动力源压力的调整,对输出液压力进行无级调节;测试逻辑:升压-保压;升压-保压-升压-保压;升压-爆破;
静压试验:由计算机发出电信号,气体控制系统的电流值增大,空气动力源压力逐渐升高,系统压力升高,直到设定压力,系统开始保压;
爆破试验:由计算机发出电信号,气体控制系统的电流值增大,空气动力源压力逐渐升高,系统压力升高,直到工件爆破。
前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中,包括气体控制系统、液体增压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以及管路连接部分,作为优选,是所述气体控制系统包括电/气转换装置;所述液体增压系统设有气动增压泵。
前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压力传感器以及数据记录及处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与电/气转换装置连接,同时与被测件压力点连接。
前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电/气转换装置由电气比例阀完成,气体控制系统从预增气入口经气动二联件以及减压阀之后接入电气比例阀。
前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液体增压系统设有的气动增压泵由若干台不同增压范围的增压泵构成,不同增压范围的增压泵并联连接。
前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若干台不同增压范围的增压泵调节范围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且相邻两台增压泵调节范围相互交叉。
前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管道耐压可靠性测试装置中,作为优选,所述气动增压泵的液压回路经单向阀接进被测件,同时在单向阀之后经电磁泄压阀流回水箱,水箱经过滤器回连到气动增压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盛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盛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1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