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性能测试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61009.9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1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毛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宏志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测试数据 分析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性能测试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应用于数据分析领域。该方法会获取性能测试工具的测试结果文件;因为不同的性能测试工具得到的测试结果文件是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提取规则来提取不同性能测试工具得到的测试结果文件中的关键数据。先确定出测试结果文件对应的性能测试工具,不同的性能测试工具建立有不同的提取规则;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应的提取规则对测试结果文件进行处理即可提取测试结果文件中的关键数据;最后根据关键数据进行可视化绘图。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提取出关键数据进行绘图,提高了测试结果数据的可读性,保证了研发人员在频繁的测试过程中能快速的查看核心性能数据并进行测试过程数据波动分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性能测试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数据爆炸性增长,存储系统作为最终承载存储数据的关键产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存储产品的性能是极为重要的参数指标,是存储系统的核心竞争力,研发测试人员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会频繁的进行各种性能测试。目前存储厂商主要是使用开源的性能测试工具,如fio、vdbench、iometer等进行各种场景下的性能测试,能够完成主要核心性能参数的测量,如带宽/时延/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IOPS)等,但是这些工具普遍存在测试结果数据可读性不好的问题,过程测试数据的波动性也无法有效查看,不利于研发人员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这样的测试数据无法保证研发人员在频繁的测试过程中快速的查看核心性能数据并进行测试过程数据波动分析。
由此可见,如何提高测试结果数据的可读性,以保证研发人员在频繁的测试过程中快速的查看核心性能数据并进行测试过程数据波动分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测试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介质,提高测试结果数据的可读性,以保证研发人员在频繁的测试过程中快速的查看核心性能数据并进行测试过程数据波动分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性能测试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性能测试工具的测试结果文件;
确定出所述测试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性能测试工具;
使用所述性能测试工具对应的提取规则对测试结果文件进行处理以提取所述测试结果文件中的关键数据;其中,不同的所述性能测试工具建立有不同的所述提取规则;
根据所述关键数据进行可视化绘图。
优选地,所述使用所述性能测试工具对应的提取规则对测试结果文件进行处理以提取所述测试结果文件中的关键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性能测试工具对应的所述关键数据的起始关键字和结束关键字,以及确定所述性能测试工具对应的所述关键数据的目标位置;
所述使用所述性能测试工具对应的提取规则对测试结果文件进行处理以提取所述测试结果文件中的关键数据包括:
获取第一个所述起始关键字和最后一个所述结束关键字之间的目标数据;
提取所述目标数据中的所述目标位置的元素以作为所述关键数据。
优选地,所述提取所述目标数据中的所述目标位置的元素以作为所述关键数据之前,还包括:
去除所述目标数据中的无效数据。
优选地,所述确定出所述测试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性能测试工具包括:
以所述测试结果文件的后缀名来确定所述测试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性能测试工具;其中,各所述性能测试工具得到的所述测试结果文件使用对应的文件格式进行保存。
优选地,所述关键数据包括时间戳、带宽、IOPS、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1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