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无机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56969.6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闪晓刚;牛志强;刘凤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巢集团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02 | 分类号: | C09D1/02;C09D1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威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无机 内墙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无机内墙涂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水20~35重量份;增稠剂0.3~0.8重量份;消泡剂0.2~0.4重量份;分散稳定剂0.6~1重量份;润湿剂0.1~0.3重量份;颜填料30~50重量份;乳液5~9重量份;水玻璃溶液15~25重量份;所述乳液为醋叔乳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水性无机内墙涂料采用特定含量组分,实现整体较好的相互作用,既能够提高无机涂料的环境友好性,真正做到净味、无添加,又降低了无机涂料配方的复杂性,从而提高无机涂料稳定性,并且能够降低无机涂料的内聚力,增强附着力和抗开裂性,降低起皮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性无机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机涂料主要通过无机成膜物质来固化成膜,成膜后形成类似于石英结构的坚硬无机物质,防火性能优异;无机涂料可做到环境无危害物释放,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涂料;同时无机成膜物质的高pH值解决了涂料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微生物变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做到防霉抗藻效果;无机成膜物原料来源广泛,降低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单纯的无机涂料自干成膜缓慢,初期耐水和耐擦洗性能不佳;成膜后漆膜脆性大,固化收缩应力大,容易产生开裂、起皮等风险。在无机涂料中加入适当用量的聚合物乳液作为补充粘结剂,来辅助无机粘结剂一起来达到理想的理化性能,可以明显提高涂料的柔韧性和抗裂性。一般情况下,普通乳液在高碱性(pH≥11)情况会引起羧基的强烈电离,产生同电荷的排斥和充分的溶剂化作用,其结果是聚合物溶胀,吸水率增加,粘度变化,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破坏乳液的结构,造成产品的不稳定。目前市面上无机涂料使用的乳液基本上是耐碱性好的苯丙乳液,苯丙乳液中苯环的屏蔽效应保护了聚合物主链不受碱性物质的影响从而达到涂料的稳定;稳定性的优劣又取决于苯环的数量,量越大稳定性越好;但是刚性苯环数量的提高又降低了聚合物主链旋转的容易程度,使得乳液柔韧性不足,造成单纯的使用苯丙乳液并不能很好地提高无机涂料的柔韧性、抗开裂性和防止起皮现象的发生,甚至出现加速开裂、分化现象,为此还需要额外添加一定量的成膜助剂促成苯丙乳液中聚合物链段的舒展,减少内聚力,提高无机涂料的柔韧性、抗开裂性和防止起皮。
成膜助剂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溶剂,属于VOC范畴,无机涂料中添加会对环境友好不利,背离了无机涂料环保的初衷;其次成膜助剂的加入造成了无机涂料水油平衡的不稳定,需要额外添加表面活性剂来改善这种情况,整体上又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和一些额外的助剂筛选工作量;再次由于醇酯类成膜助剂在高碱性体系下易分解成气味难闻的低分子酸和醇,不仅降低了涂料的稳定性还造成了二次的环保污染。
综上,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1)无机涂料中使用苯丙乳液会使用到成膜助剂,造成VOC的产生或因成膜助剂的分解造成二次环保污染;(2)无机涂料中使用苯丙乳液不添加成膜助剂会存在漆膜开裂、起皮、稳定性差等问题;(3)为改善苯丙乳液与无机成膜物质之间的平衡,额外增加了大量无用的成分和工作。因此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无成膜助剂的环境友好型的内墙无机涂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无机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水性无机内墙涂料为环境友好型无机内墙涂料,真正做到净味、无添加,同时能够改善无机涂料抗开裂性和起皮现象,还能够降低无机涂料配方的复杂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无机内墙涂料,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水20~35重量份;
增稠剂0.3~0.8重量份;
消泡剂0.2~0.4重量份;
分散稳定剂0.6~1重量份;
润湿剂0.1~0.3重量份;
颜填料30~50重量份;
乳液5~9重量份;
水玻璃溶液15~25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巢集团股份公司,未经美巢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6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