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屋面结构中保温瓦材装饰一体板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39296.3 | 申请日: | 202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5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军;沈雯俊;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赛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1/20;E04D1/00;E04D13/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杨豪斌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屋面 结构 保温 装饰 一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屋面结构中保温瓦材装饰一体板,包括一体板,所述一体板包括基材层、保温层和防水层,所述基材层上部还设有第一粘接层,所述基材层的下部设有第二粘接层,所述保温层通过第二粘接层与基材层固定粘接,所述保温层的下部还设有第三粘接层,所述防水层通过第三粘接层与保温层固定粘接,所述一体板上还开设有贯穿一体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设有与墙体连接的防水连接组件。本发明内部结构更加稳定使用时间更长且施工工序较少施工速度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屋面结构中保温瓦材装饰一体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屋顶的施工的工序较为分散,不同工种之间交叉施工较多,极易出现交叉施工破坏、窝工等延长工期的赶工费及窝工费等。
由于坡屋面施工难度比普通的平屋面难度更大,直接导致上部的其他结构层施工难度均直接加大,持钉层的平整度很难达到相应要求,在坡度较大部位也会出现用于保温的机械固定钉用量不足而导致的滑移等现象。由于持钉层需与结构相连防止由于重力牵拉造成持钉层滑移,该结构需预留钢筋接口,且预留的钢筋需穿透保温层,在倒置式结构时需穿透防水层,极易出现保温层冷热桥及防水层破坏,造成保温效果减弱及防水渗漏点的出现。
在现有技术中沥青瓦采用钢钉固定,极易破坏持钉层,导致持钉层开裂,同时由于正置式结构时,钉眼需穿透防水层,导致屋面渗漏点增多,另外沥青瓦的一体性主要依靠沥青瓦本身的胶粘带粘结,瓦与瓦之间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钉子的牢固程度完全依靠工人的工艺水准,人为因素影响大,很难完全避免风揭对屋面整体结构的影响。
现有的保温板结构单一,一般是在外壳内填充保温材料,保温效果差,并且很多时候在将保温板与建筑结构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也需要在保温板上进行开孔,从而实现保温板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但是该种方式造成保温板的防水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屋面结构中保温瓦材装饰一体板,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板结构单一,保温效果差,以及在与建筑结构连接后造成保温板防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屋面结构中保温瓦材装饰一体板,包括一体板,所述一体板包括基材层、保温层和防水层,所述基材层上部还设有第一粘接层,所述基材层的下部设有第二粘接层,所述保温层通过第二粘接层与基材层固定粘接,所述保温层的下部还设有第三粘接层,所述防水层通过第三粘接层与保温层固定粘接,所述一体板上还开设有贯穿一体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设有与墙体连接的防水连接组件。
工作原理: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屋面结构中保温瓦材装饰一体板,主要安装在房屋顶面增加屋面的防水性能和保温性能。
在安装时,首先铺设防水层,并在防水层按照从小到上的顺序依次施工第三粘接层、保温层、第二粘接层、基材层和第一粘接层;之后从第一粘接层向下开设将基材层、第二粘接层、保温层、第三粘接层和防水层贯通的安装孔,并在安装孔安装与墙体连接的防水连接组件。
最后将一体板通过防水连接组件与墙体进行固定连接。
获得的有益效果:
因为在一体板上设有保温层和防水层,且该保温层和防水层都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在一体板内,所述保温层不仅能够起到保温效果,防水层的设置起到防水效果,并且所述防水层能够对保温层进行保温,减少了保温层的散热,从而防水层在起到防水效果的同时,又能够对保温层进行保温。
本发明也是通过在一体板上开设安装孔的方式,从而通过安装孔将一体板与墙体连接,具体地,通过防水连接组件将一体板与墙体连接,该种方式能够进一步防止水体通过所述安装孔渗漏,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赛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赛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9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