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蜜掺假洋槐蜜的快速鉴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01948.4 | 申请日: | 202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4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龙门;詹歌;李琳琳;李旺旺;纪铖臻;江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30/86;G01N33/00;G01N33/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姜帆 |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菜 掺假 洋槐 快速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蜜掺假洋槐蜜的快速鉴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感官分析法初步判断:通过感官评价方法‑三点检验鉴别油菜蜜、洋槐蜜以及油菜蜜掺假洋槐蜜可被鉴别出来的掺假比例范围;不能通过三点检验判断出的掺假比例范围通过挥发性有机物定性分析进一步判断: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区分油菜蜜、洋槐蜜以及油菜蜜掺假洋槐蜜。本发明无需样品前处理过程,操作简单,快速,环境友好,特征区域完全可视化,能够快速、清晰地鉴别不同掺假比例的油菜蜜和洋槐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掺假鉴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菜蜜掺假洋槐蜜的快速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蜂蜜为天然物质,具有独特的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不同来源的蜂蜜或者类蜂蜜物质不但口感、营养价值有区别,而且价格大相径庭,因此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用低价值蜜或类蜂蜜物质掺入高价值蜜中以次充好,给我国蜂农、相关的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蜂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蜂蜜主要的掺假方式是直接向蜂蜜中添加类蜂蜜物质如植物糖浆,这种掺假方式虽然常见但是相对较为容易鉴别;或者向单花蜜中掺入低价单花蜜或杂花蜜,最常见的就是把油菜蜜掺入到洋槐蜜中。
现有的蜂蜜掺杂含量检测方法可通过送检实验室进行理化检验或者感观辨别蜂蜜真伪,而实验室检测程序复杂、费时、效率低、成本高,且有局限性,同时有一定的主观性、经验性和不确定性。目前实验室掺假鉴别技术主要针对植物糖浆掺假,对于低价蜂蜜掺假高价蜂蜜的研究不多。
到现在为止,尚无鉴别油菜蜜、洋槐蜜以及油菜蜜掺假洋槐蜜的相关研究方法。气相-离子迁移谱仪技术(GC-IMS)是痕量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快速可靠分析手段,在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方面有重要应用。目前也无现有技术报道采用GC-IMS分析技术来鉴别油菜蜜、洋槐蜜以及油菜蜜掺假洋槐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油菜蜜掺假洋槐蜜的快速鉴别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菜蜜掺假洋槐蜜的快速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感官分析法初步判断:通过感官评价方法鉴别油菜蜜、洋槐蜜以及油菜蜜掺假洋槐蜜可被鉴别出来的掺假比例;
(2)挥发性有机物定性分析进一步判断:对于通过步骤(1)的方法对油菜蜜掺假洋槐蜜无法被鉴别出来的掺假比例,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进一步判断:
a.样品制备:对无法被鉴别出来的掺假比例中,油菜蜜与洋槐蜜蜜按照梯度比例进行混合设置实验组作为样品,另取纯洋槐蜜和纯油菜蜜作为样品;
b.信号采集:将纯洋槐蜜样品和纯油菜蜂蜜样品作为标准样品、多个油菜蜜和洋槐蜜蜜按照梯度比例混合的混合蜂蜜作为实验样品,取样,进样前进行孵化,孵化后进样入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仪中进行检测,每个样品测量1次,得到样品谱图信息;
c.数据库建立:选取步骤b中所得到的样品谱图作为标准谱图,建立油菜蜜真实样品和洋槐密真实样品、油菜蜜和洋槐蜜安照梯度比例混合的混合蜂蜜的谱图数据库;
d.分类模型的建立:根据步骤c所得谱图数据库,找到特征性差异识别区,再对步骤c所得的谱图数据库,采集获得的三维数据导入LAV分析软件,经标准偏差选项进行数据过滤、归一化、对数数据转换和全矩尺度化预处理后,运用PCA建立分类模型
e.将不同掺假比例蜂蜜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进行分析,并采用步骤d所述的软件处理得到不同掺假比例的GC-IMS指纹图谱,标定特征性挥发物质,建立纯洋槐蜜、纯油菜蜜、油菜蜜与洋槐蜜掺假蜜的数据库以快速区分蜂蜜的品种、鉴别不同掺假比例的油菜蜜和洋槐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1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覆晶封装及包括该薄膜覆晶封装的显示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