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90705.5 | 申请日: | 2022-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1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华;陈雨;冯炜;胡慧;钱晓芹;赵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51;A61K47/46;A61K47/58;A61P7/02;B82Y5/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禹雪平 |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小板 仿生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包括硒/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片,硒/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片包被于血小板膜中。制备方法包括:硒粉加入溶剂中,水浴超声进行剥离;离心剥离后溶液并取沉淀,得到硒纳米片;将硒纳米片加入超纯水,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然后离心分离获得硒/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片;向硒/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片中加入大鼠来源的血小板膜并冰浴超声,然后缓慢搅拌过夜,获得血小板膜包被的硒/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片。本发明的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能够进行纳米动力介导的安全高效非药物溶栓,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高、灵敏性强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治疗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血栓相关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亟需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减少血栓相关性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目前临床上血栓治疗药物溶栓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用于早期动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以及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以及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动脉血栓形成和静脉血栓形成。公认的rtPA静脉溶栓时间窗为发病4.5h内。虽然rtPA是溶解血栓的有效方法,然而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率较低,疗效欠佳。血管内机械取栓将时间窗拓展至16~24h内,显著提高了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塞大血管再通率,获得血流再灌注。
由于rt-PA循环半衰期短,必须使用大剂量的溶栓药物来实现有效的溶栓,导致血脑屏障及颅内出血的风险增加。血管内机械取栓有效再通率较高,但是侵入性的治疗会导致潜在的局灶性血管壁炎症、局部血管壁损伤、血管再闭塞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价格昂贵,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尽管许多纳米载体可以将药物输送到所需部位并提高治疗效果,但它们中的大多数仍然受到低载药量和药物释放不完全的限制。
最近有学者提出了活性氧(ROS)介导的基于光动力(PDT)的非tPA药物溶栓策略,克服了tPA半衰期短、血管内机械取栓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的限制。PDT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局部、可控、高效的溶栓方法。采用近红外光为激发源,在氧气存在下,激活光敏剂如卟啉或类卟啉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ROS,如单线态氧,破坏血栓的纤维蛋白骨架、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等成分,导致血栓溶解。然而,血栓部位的低氧微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PDT的治疗效果。此外,PDT采用光为激发源,存在潜在的光毒性和低组织穿透深度的缺陷。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安全、经济、高效的溶栓策略,以期提高血栓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包括硒/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片,所述硒/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片包被于血小板膜中。
进一步地,所述硒/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片中的硒纳米片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0.5~4)。
进一步地,所述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在去离子水中的水动力学半径为30~300 nm。
进一步地,所述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在生理盐水中的水动力学半径为50~600 n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的血小板膜仿生的硒纳米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硒粉加入溶剂中,水浴超声剥离硒纳米片;
离心分离剥离后溶液,并吸取上清液继续离心,然后取沉淀,得到硒纳米片;
将所述硒纳米片加入超纯水,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然后离心分离获得硒/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0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