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齐墩果酸类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61164.3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5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江成世;姬华龙;谢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C07J71/00;A61K31/58;A61K31/56;A61P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果酸 衍生物 制备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三种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齐墩果酸衍生物,其结构如下所示:初步活性测试证明,本发明中部分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显著抑制活性,显示出较强的抗糖尿病作用。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制备简单,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力强,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应用,齐墩果酸类衍生物作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因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不足而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糖、脂肪、蛋白质类物质代谢紊乱造成,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较高的血糖水平,并伴随着多系统、多脏器并发症的发生。在全世界糖尿病已和肿瘤、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现在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和致死人数在逐年升高,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网站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超过5.37亿的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并且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43亿,到2045年将增加到7.84亿。
近年来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症状,能够诱发各种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食物中的糖类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过α-葡萄糖苷酶水解生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因此,α-葡萄糖苷酶是调节餐后血糖的关键酶,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有效靶点。
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主要包括麦芽糖酶、蔗糖酶、异构麦芽糖酶、乳糖酶等酶类,广泛分布在机体小肠绒毛粘膜细胞刷状缘中,参与了人体对碳水化合物、淀粉、糖蛋白的消化和吸收,与多种代谢紊乱的疾病相关。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少血糖的生成,具有降血糖的临床应用价值。综上所述,开发出新型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已成为近年来新药研发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三条途径制备齐墩果酸类衍生物:①将齐墩果酸的羟基在琼斯试剂作用下形成羰基基团,再与碘甲烷反应将羧基保护成酯基,最后与水合肼进行反应,形成式I所示的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②将齐墩果酸的羟基在琼斯试剂作用下形成羰基基团,最后与不同的苯肼盐酸盐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形成一类结构类似、具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通式Ⅱ所示的新型吲哚类齐墩果酸衍生物;③将齐墩果酸的羟基在琼斯试剂作用下形成羰基基团,再与碘甲烷反应形成酯基基团,再与甲酸乙酯反应形成甲醛基团,最后与不同的苯肼盐酸盐化合物进行反应,形成一类结构类似、具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通式Ⅲ所示的新型芳香基吡唑类齐墩果酸衍生物。由此可能对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从而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如式I、通式Ⅱ、通式Ⅲ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前药。
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通式Ⅱ、通式Ⅲ所示
其中R1为不同的取代基,包括4-甲基和4-甲氧基;R2为不同的取代基,包括-氢、4-甲基、4-甲氧基、4-三氟甲基、4-氯基、4-氟基、4-溴基。
上述式I、通式Ⅱ、通式Ⅲ所示的齐墩果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式1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目标式2化合物,其中,所用的氧化剂为琼斯试剂;反应溶剂为丙酮;该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5分钟。
b)将式2化合物与碘甲烷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到目标式3化合物;所用的催化剂为K2CO3;所用溶剂为 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8~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1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