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42715.1 | 申请日: | 202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60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柯璇;王新;邱金江;王超;江修才;李萌;陈玉苹;石拓;刘敏;李连波;刘法光;姚瑞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0 | 分类号: | C09J7/20;C09J7/30;C09J133/04;C09J175/04;C09J11/08;C09D127/08;C09D7/65;C08J7/048;C08L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科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1 | 代理人: | 赵晓琳 |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纤维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功能纤维素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阻隔层、再生纤维素基膜和粘合层,阻隔层由阻隔涂料(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第一抗粘剂和水)形成,粘合层由粘合涂料(乳液(丙烯酸酯乳液和/或聚氨酯乳液)、第二抗粘剂和水)形成。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具有高粘合力和阻隔性,可直接与纸制品热压合,且与纸制品的粘贴强度高,达到淋膜纸的粘结强度使用要求;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阻湿性高、阻氧性高,具有优异的保香、保鲜性和防潮性;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自身热封强度高,能够自身热压合制成包装袋,且包装袋的封边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纤维素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得的再生纤维素膜,具有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环保材料。
以再生纤维素膜为基膜,通过浸涂或刮涂溶剂型涂料等方式进行涂布,制得具备热封、阻隔性能的纤维素膜,能满足非承重、热封强度要求不高于350g/37mm的应用场景。
随着禁塑令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推出,跨领域应用的再生纤维素功能膜,成为包装行业需求热点,但原有热封强度使其在很多用途上受限,如不能满足承重包装袋制作、不能替代淋膜热熔胶塑料膜完成纸膜复合包装产品的需求等类似高粘合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与纸的粘合强度以及阻隔热封纤维素膜自身粘合强度高,满足使用要求;应用水性乳液涂层,生产过程环境友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阻隔层、再生纤维素基膜和粘合层;
所述阻隔层由阻隔涂料形成,所述阻隔涂料包括聚偏二氯乙烯乳液、第一抗粘剂和水;
所述粘合层由粘合涂料形成,所述粘合涂料包括乳液、第二抗粘剂和水;所述乳液包括丙烯酸酯乳液和/或聚氨酯乳液;。
优选的,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阻隔层和粘合层的质量比为77~87:4~8:9~15。
优选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含水率为5~6%。
优选的,所述阻隔涂料中聚偏二氯乙烯乳液和第一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1~3。
优选的,所述粘合涂料中丙烯酸酯乳液和第二抗粘剂的质量比为100:0.5~1.5。
优选的,所述再生纤维素基膜的定量为30~60g/m2。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在再生纤维素基膜的两对面进行同时双面涂布,分别形成阻隔层和粘合层,得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
优选的,所述同时双面涂布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气动隔膜泵将阻隔涂料和粘合涂料分别泵至第一涂布槽和第二涂布槽内,采用网纹辊涂布对再生纤维素基膜进行同时双面涂布。
优选的,所述网纹辊涂布的运行车速为70~95m/min;
所述阻隔涂料的网纹辊涂布的网纹辊目数为100~250目;所述阻隔涂料的干态涂布量为3~5g/m2;
所述粘合乳的网纹辊涂布的网纹辊目数为100~180目;所述粘合涂料的干态涂布量为4~7g/m2。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隔热封纤维素膜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阻隔热封纤维素膜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2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