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82840.8 | 申请日: | 2022-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5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21/14;C22C21/18;C22C32/00;C22C1/10;C22C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淑亚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强度 汽车 轮毂 铝合金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成分:Si:5‑16.3%;Fe:0.18‑0.65%;Cu:3.3‑7.2%;Mn:0.4‑0.6%;TaC:6.2‑13.8%;石墨烯:0.8‑3.6%;Zn:0.25‑0.63%;Ti:0.08‑0.5%;Cr:0.04‑0.25%;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中通过TaC‑石墨烯‑铜铝中间合金的形式在铝合金材料中引入石墨烯、TaC的方案,能够藉由多种组分相互的协同增强效果,使得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耐热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轮毂是承载汽车全部重量和高速度旋转的关键部件,所以对轮毂材料的性能具有严苛要求。铝合金材料因其质量轻、机械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制造轮毂,例如专利CN103060635B公开的一种三片式铝合金锻造轮毂材料、专利CN112095031B公开的轮毂用高强高韧A356.2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CN107488801B公开的一种汽车轮毂用高强耐蚀镁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等。
但随着对更高性能轮毂要求的日益提升,仍需对铝合金材料进行优化,以提高其强度、耐热性能等。石墨烯特殊的结构致使其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质:如极好的力学性能,石墨烯已经被尝试作为增强体来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强度,但由于石墨烯大的比表面积往往使其团聚在一起,且石墨烯与铝之间润湿性差,导致石墨烯很难在铝材料中充分、均匀分散,会严重影响石墨烯自身优异性能的发挥,导致石墨烯作为增强体往往难以到达预期效果。
TaC具有高硬度、高热力学稳定性等特点,在合金材料中添加TaC还能抑制合金中晶粒的长大,从而显著提升其综合性能,且TaC粒度越细,提升效果越佳。传统方案中,通过球磨来制备细粒度的TaC存在时间长、功耗高等缺陷,且细粒度的TaC在合金材料中的均匀分散性对TaC提升作用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作用,而传统方案中也往往难以实现TaC的均匀分散。
所以,石墨烯、TaC有望应用于铝合金材料中来改善其性能,但现在缺少能很好的将其应用的可靠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成分:Si:5-16.3%;Fe:0.18-0.65%;Cu:3.3-7.2%;Mn:0.4-0.6%;TaC:6.2-13.8%;石墨烯:0.8-3.6%;Zn:0.25-0.63%;Ti:0.08-0.5%;Cr:0.04-0.25%;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通过含Al、Si、Fe、Mn、Zn、Ti、Cr的原料以及TaC-石墨烯-铜铝中间合金通过熔炼制备得到。
优选的是,该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S1、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含Al、Si、Fe、Mn、Zn、Ti、Cr的原料以及TaC-石墨烯-铜铝中间合金;
S2、将含Al、Si、Fe、Mn、Zn、Ti、Cr的原料粉碎后投入熔炼炉中,搅拌,于650-780℃下熔炼50-120min;
S3、机械打渣后加入粉碎后的TaC-石墨烯-铜铝中间合金,搅拌,于715-745℃、氩气气氛下熔炼20-45min,扒渣;
S4、向熔液中加入覆盖剂,于660-695℃下静置15-40min;
S5、将步骤4)得到的铝合金熔液浇筑成锭,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
优选的是,该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2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铆接技术的铝合金易折杆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临床的针灸康复按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