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铅-锆酸铅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67803.X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杰;邵岩;于海义;白宇;张帆;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491 | 分类号: | C04B35/491;C04B35/622;C04B35/624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酸铅 锆酸铅 纳米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酸铅‒锆酸铅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的化学成分为PbTiO3:PbZrO3摩尔比为3~12:37,具有钛酸铅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锆酸铅基体上的微观结构特征,其极化特性可以根据钛酸铅与锆酸铅的摩尔比进行调控,由反铁电性变成铁电性。钛酸铅‒锆酸铅纳米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铁电性,其最大极化强度和剩余极化强度分别为114.6μC/cm2和77.7μC/cm2。钛酸铅‑锆酸铅纳米复合薄膜是通过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的,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大面积均匀成膜等优点,将在铁电存储器、铁电阻变存储器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酸铅‒锆酸铅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电薄膜材料具有优良的铁电性、压电性、光电性和介电性等性能,在数据存储器件、晶体场效应管、声表面波器件、脉冲功率器件等铁电集成微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铁电材料的典型代表是锆钛酸铅Pb(ZrxTi1-x)O3, PZT,即由锆酸铅与钛酸铅形成的固溶体。当Zr:Ti=52:48时,由于化学成分位于准同型相界MPB,在晶体结构上可以同时存在四方相、菱方相或单斜相等,因此具有优越的铁电、压电、光电和介电等性能。目前,已有多种方法用于制备铁电薄膜材料或铁电复合薄膜材料,包括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分子束外延生长、化学溶液沉积等方法,其中化学溶液沉积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铁电薄膜材料的纳米复合化是进一步提高其性能的有效方法。例如,在PZT和PbZrO3基体中镶嵌Au纳米粒子,可以提高Pb(Zr0.52Ti0.48)O3和PbZrO3薄膜的最大极化,从而提高PbZrO3薄膜的储能密度。同样,制备
根据现有技术,对于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铁电纳米复合薄膜,如果将两种化学成分不同的前驱体溶液混合,则制备出的铁电薄膜在化学成分上为均一的固溶体。例如,将PbZrO3前驱体和PbTiO3前驱体混合,则可以制备出化学成分均一的锆钛酸铅Pb(ZrxTi1-x)O3固溶体。如果在一种前驱体溶液中添加化学成分相同或不同的晶体纳米粒子,则存在两个问题;当晶体纳米粒子的尺寸比较大时难于制备厚度比较薄的薄膜,而且晶体纳米粒子与基体不能很好结合,出现微裂纹、针孔等介观缺陷,导致薄膜漏电而降低铁电性能;当晶体纳米粒子的尺寸比较小时,则纳米粒子易于团聚,难于制备出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基体上的复合薄膜,铁电性能也难以提高。为此,需要开发新的纳米复合化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针对晶体纳米粒子的尺寸较大时难于制备较薄的薄膜,且晶体纳米粒子与基体结合不好,出现微裂纹、针孔等介观缺陷,薄膜漏电从而降低铁电性能;晶体纳米粒子的尺寸较小时,纳米粒子易于团聚,难于制备出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基体上的复合薄膜,铁电性能也难以提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钛酸铅‒锆酸铅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7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