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搭电池包控制方法、混搭电池包、电动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52303.9 | 申请日: | 2022-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冀璐;李岩;余才光;陈勇;杨贵永;马在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8/18;B60L58/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冯会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控制 方法 电动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搭电池包控制方法、混搭电池包、电动车。其中,混搭电池包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车,电动车包括混搭电池包,混搭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包,多个电池包中至少一个电池包的类型与其他电池包不同,混搭电池包控制方法包括:先获取多个电池包的电池包参数和/或电动车的工况参数,再根据工况参数和/或多个电池参数,确定混搭电池包的目标工作模式,并按照目标工作模式控制多个电池包中相应类型的电池包进行相应的充放电工作。本发明旨在提高混搭电池包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搭电池包控制方法、混搭电池包、电动车。
背景技术
不同体系电芯由于自放电率、循环衰减趋势、倍率放电能力及高低温放电能力的差异性均会导致电池性能的短板效应的出现,非但无法发挥不同体系电芯的性能优势,反而使A+B电池包各项性能指标均向较差者靠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搭电池包控制方法、混搭电池包、电动车,旨在提高混搭电池包的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混搭电池包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车,电动车包括混搭电池包,混搭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包,多个所述电池包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包的类型与其他所述电池包不同,所述混搭电池包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所述电池包的电池包参数和/或所述电动车的工况参数;
根据所述工况参数和/或多个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混搭电池包的目标工作模式,并按照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多个所述电池包中相应类型的所述电池包组成相应的充放电回路,以进行相应的充放电工作。
可选的,所述混搭电池包还具有加热装置和充电端,所述电池包参数包括电池包温度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工况参数和/或多个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混搭电池包的目标工作模式,并按照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多个所述电池包中相应类型的所述电池包组成相应的充放电回路,以进行相应的充放电工作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电动车的工况参数和/或多个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电动车处于充电状态,且当前多个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低于预设低温温度时,控制所述混搭电池包进入低温充电模式,在所述低温充电模式下,控制与所述低温充电模式匹配类型的所述电池包接入所述充电端,以进行充电;以及,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接入所述充电端,以使所述加热装置工作。
可选的,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接入对应所述电池包,以使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确定当前多个电池包的温度达到预设常温温度时,控制剩余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电池包接入所述充电端,以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混搭电池包还具有加热装置和放电端,所述电池包参数包括电池包温度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工况参数和/或多个所述电池参数,确定混搭电池包的目标工作模式,并按照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多个所述电池包中相应类型的所述电池包组成相应的充放电回路,以进行相应的充放电工作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电动车的工况参数和/或多个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确定所述电动车处于行驶状态,且当前多个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低于预设低温温度时,控制所述混搭电池包进入低温放电模式,在所述低温放电模式下,控制与所述低温放电模式匹配类型的所述电池包接入所述放电端,以对所述电动车进行放电;以及,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接入对应所述电池包,以使所述加热装置工作。
可选的,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接入对应所述电池包,以使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电池包温度参数确定当前多个电池包的温度达到预设常温温度时,断开与所述低温放电模式匹配类型的所述电池包与所述放电端之间的通路,并控制剩余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电池包接入所述放电端,以对所述电动车进行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2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