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27269.X | 申请日: | 202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尹美贵;邵逸煊;吴英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温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G01N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余冬 |
| 地址: | 32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组合 磨损 试验装置 | ||
1.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一角设有下沉部(2),底板(1)上设有水箱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对称设有Y轴移动机构(4),两侧的Y轴移动机构(4)上设有X轴移动机构(5),X轴移动机构(5)上设有直角座(6),直角座(6)上设有Z轴移动机构(7),Z轴移动机构(7)上设有旋转台(8),旋转台(8)上设有电机杆座(9),电机杆座(9)上设有端部座(10)和中间座(11),端部座(10)和中间座(11)上设有音圈电机杆(12),音圈电机杆(12)的活动端经联轴器设有三维力传感器(13),三维力传感器(13)上设有冷凝套(14),三维力传感器(13)的端部且靠近冷凝套(14)的下部设有冲击钻头(15);所述的下沉部(2)设有位移机构(16),位移机构(16)上设有推力机构(17),底板(1)上设有滑轨机构(18),滑轨机构(18)一端设有缓冲块(19),滑轨机构(18)上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供压模块(20)、水模块(21)、加热模块(22)、降温模块(23)、绝热模块(24)以及连接模块(25),推力机构(17)一端与连接模块(25)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的供压模块(20)与水模块(21)相连通,水模块(21)内设有试样夹具(26),水模块(21)与降温模块(23)分别与水箱控制器(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轴移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Y轴电机(401),Y轴电机(401)的伸出端经联轴器设有传动带移动机构(402),传动带移动机构(402)中间具有滑轨(403),滑轨(403)上绕有传动带(404),滑轨(403)上设有滑块(405),滑块(405)与传动带(404)一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压模块(20)下部前后侧设有滑槽(27),供压模块(20)下部左右侧设有第一固定部(28),水模块(21)的上部前后侧设有凸起(29),水模块(21)上部的左右侧设有第二固定部(30),凸起(29)嵌设在滑槽(27)内,第一固定部(28)与第二固定部(30)经螺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压模块(20)的下部设有密封圈(31),密封圈(31)与水模块(21)的上端相紧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压模块(20)包括供压主体(201),供压主体(201)上部设有垂直接口(202)和倾斜接口(203),供压主体(201)的侧部设有进气口(204)和出气口(205),供压主体(201)的内壁上设有气压传感器(2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模块(21)包括水模块主体(211),水模块主体(211)的侧部设有进水口(212)和排水口(213),水模块主体(211)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14),所述的试样夹具(26)设置在水模块主体(211)的中间处,进水口(212)经管路与水箱控制器(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模块主体(211)的底部且靠近排水口(213)处设有排水沟(2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模块(22)包括加热体(221),加热体(221)的侧部设有加热孔(2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下的冲与切组合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模块(23)包括降温主体(231),降温主体(231)侧部设有进液孔(232)和出液孔(233),进液孔(232)经管路与水箱控制器(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72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