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应用场景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14806.7 | 申请日: | 2022-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军;倪中华;朱铭浩;易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应用 场景 数字 孪生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应用场景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模型构建方法包含以下4类构建方法:
(1)基于物理实体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2)基于实体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3)基于实体需求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4)基于孪生服务需求构建数字孪生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用场景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1)基于物理实体构建数字孪生模型:该构建策略适用于已经建成的物理实体构建数字孪生模型的情况,构建流程如下:
11)分析物理实体的特征及预想孪生服务的需要,确定虚拟模型所要包含模型要素;
12)分析、归纳模型要素信息,完成虚拟实体的建模工作;
13)根据虚拟模型和预想孪生服务的需要,建立孪生数据模型,并构建支撑孪生数据管理的应用;
14)实现孪生数据与物理实体的连接,为物理实体数据的采集提供条件;
15)基于虚拟模型,构建孪生服务,应用孪生数据用于孪生服务,并将服务所产生的相关信息反馈给物理实现,实现数字孪生模型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用场景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2)基于实体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流程如下:
21)基于物理实体的运行状态,采集数据,构建孪生数据模型;
22)分析孪生数据模型,通过提取、归纳、总结等过程,结构物理实体的信息,构建虚拟模型;
23)基于虚拟模型,构建孪生服务,应用孪生数据开户孪生服务,并将服务所产生的相关信息反馈给物理实现,实现数字孪生模型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用场景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3)基于实体需求构建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流程如下:
31)根据物理实体的实际需求,构建虚拟模型;
32)基于虚拟模型,完成物理实体的构建;
33)根据虚拟模型和预想孪生服务的需要,建立孪生数据模型,并构建支撑孪生数据管理的应用;
34)实现孪生数据与物理实体的连接,为物理实体数据的采集提供条件;
35)基于虚拟模型,构建孪生服务,应用孪生数据用于孪生服务,并将孪生服务反馈给虚拟模型,用于虚拟模型的设计优化或物理实体,用于物理实体的运行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用场景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4)基于孪生服务需求构建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流程如下:
41)根据物理实体的实际需求,构建虚拟模型;
42)基于虚拟模型,构建孪生服务模型,对虚拟实体模型的构建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并将优化后的结果反馈给虚拟实体,用于优化虚拟实体模型的优化完善;
43)基于优化后的虚拟实体模型,完成物理实体模型的构建;
44)实现孪生数据与物理实体的连接,为物理实体数据的采集提供条件;
45)基于虚拟模型,构建孪生服务,应用孪生数据用于孪生服务,并将孪生服务反馈给虚拟模型或物理实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应用场景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四类模型构建方法包含的孪生数据模型构建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从物理实体自带的数据采集系统当中获取物理实体运行状态数据,并基于物理实体运行的实际状态与运行预期,对物理实体的状态数据类型进行特征识别与划分;
(2)分析并寻找与物理实体运行状态特征相关的零部件数据类型,并对物理实体的零部件装载传感器进行实测数据采集、处理与表达;
(3)将零件实测数据与物理实体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关联,生成物理实体孪生数据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48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