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路板移动运输保护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06070.9 | 申请日: | 202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3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润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25/10;B65D25/20;B65D25/24;B65D25/28;B65D81/05;B65D85/90;B60B33/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戴建红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33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移动 运输 保护 | ||
本发明属于电路板运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移动运输保护箱,本发明通过从上至下依次交替分布的若干承载组件和若干压紧组件相互配合进行电路板的分别存放和保护,使得电路板彼此之间互不接触,从而避免了电路板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的概率,同时通过第二气囊在第三槽孔内体积变化从而对不同型号电路板的夹持固定,保证电路板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板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路板移动运输保护箱。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
在电路板的销售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电路板进行移动运输,而因为电路板的特殊结构,导致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损坏,所以需要对电路板进行必要的保护,现有的电路板移动运输保护装置结构过于的简单,导致电路板相互叠压,直接造成电路板之间相互的碰撞和摩擦,从而使得电路板的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现有的电路板移动运输保护装置对电路板的保护结构较为的单一,导致电路板在运输时容易振动偏移,从而脱离保护装置,使得电路板破损的概率提升,不利于电路板的保护和后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移动运输保护箱,具有从上至下依次间隙分布的若干承载组件和若干压紧组件相互配合进行电路板的分别存放和保护,使得电路板彼此之间互不接触,从而避免了电路板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的概率,且压紧组件的厚度是可调的,使得压紧组件能更好的配合承载组件完成对不同型号电路板的夹持固定,保证电路板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移动运输保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四周内壁均设有电磁铁,所述运输箱内壁设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上表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四槽孔及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从上至下依次交替套接有若干个承载组件和压紧组件;所述箱盖下表面设有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一相对内壁之间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均设有第二U形块,所述第二U形块上开凿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二U形块一相对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外壁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另一端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通过同轴心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U形块,所述第一U形块的下表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有盖板;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上开凿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槽孔和第一通孔,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一相对侧面均开凿有第二槽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压板一侧面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上的通气管贯穿第一压板一侧面且延伸至第二通孔内部,两所述第二槽孔内壁均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另一端均设有固定板,任一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通过通气口设有若干个第二气囊,所述托盘上表面开凿有若干个第三槽孔,第三槽孔与第四槽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三槽孔与所述第一槽孔互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三槽孔相适配,所述底板上方的所述第二气囊与第四槽孔匹配卡接;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第三槽孔内,所述第一气囊、波纹管和第二气囊内部均充有气体;所述运输箱内壁上设有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设有第一永磁板,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设有第二永磁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上开凿有若干第一滑槽,所述限位杆与第一滑槽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托盘上开凿有若干第二滑槽,所述限位杆与第二滑槽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压板上开凿有若干第三滑槽,所述限位杆与第三滑槽内壁滑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槽内径、第二滑槽内径和第三滑槽内径大小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润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润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6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