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汤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88192.X | 申请日: | 202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仕斌 |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A23F3/06;A23F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李芳 |
| 地址: | 35360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汤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以茶原料50~80份和水100~200份。本发明属于茶汤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无需添加食品添加剂就能使茶汤保持鲜香,有益于提升口感,提高用户食欲的茶汤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汤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茶汤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习惯也呈现出精致化的趋势。消费者尤其是千禧一代的年轻客群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健康养生等观念渐入人心,为茶饮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在新零售的时代背景下,实体店潮流再起,线上线下联动,增强用户的粘性,满足用户的社交属性。从技术层面上,萃茶技术的进步,高压蒸汽、无菌无糖等技术的提高,为茶饮行业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也革新了口感、健康、美观等茶饮产品行业标准。现有的预包装液态奶茶茶原料大多为茶粉或茶提取物,经过干燥、萃取等工艺处理后,茶叶原有自然香气保留率低,茶渣感强,需辅助食品添加剂弥补缺陷;添加食品添加剂的数量较多,初步统计平均数量在4-8 种之多。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食用香精、酸度调节剂、稳定剂三大类。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产品香气和口感均较差,并且在货架期内出现沉淀,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添加食品添加剂就能使茶汤保持鲜香,有益于提升口感,提高用户食欲的茶汤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汤,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茶原料50~80份和水100~200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茶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反渗透技术将水的pH值调至7.8,得配料水,备用;
2)将茶原料摊放在萎凋架上,进行自然萎凋,摊叶厚度1cm~2cm,空间温度控制在22℃~30℃,至茶原料失水率达到68%~73%;
3)将步骤(2)中的茶原料进行并筛,并筛后的茶青厚度为3cm~4cm,空间湿度控制在60以内,直至茶青失水量达到82%~88%;
4)将步骤(3)中的茶原料转入静置室堆放,堆放厚度为40cm~45cm, 空间温度控制在25℃~35℃,使茶原料继续产生霉促作用,达到轻微发酵状态,直至出现奶甜感;
5)将步骤(4)中的茶原料转入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 80℃,时间为180min~240min,含水量控制在5%以内。
6)将配料水烧至沸,取步骤(5)茶原料5~8根投入茶杯中,冲入沸水,浸泡90s~150s,沥出茶汤,茶汤即呈现奶甜感。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茶原料为荒野的政和大白和华茶3号等茶树品种中的15cm以上的嫩稍为原料。
本发明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汤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茶原料采用萎凋、并筛、堆放等方式处理,将茶叶和茶梗里面的内含物质进行转化,转化期间茶叶吸收茶梗的糖类物质,将茶梗中的甜类物质转换为奶香味,不会因为茶梗而造成苦涩,使茶叶得到充分利用,无需添加食品添加剂就能使茶汤保持鲜香,有益于提升口感,提高用户食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茶汤,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茶原料60份和水15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茶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反渗透技术将水的pH值调至7.8,得配料水,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仕斌,未经陈仕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8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