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结构及侧向力补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81157.5 | 申请日: | 2022-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刘良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常州)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陈如建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侧向 补偿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结构,其包括用以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板(1)、设置在所述车身连接板(1)上的弹簧托盘(3)、固定在所述弹簧托盘(3)内的弹簧垫(4)以及套设在所述减振器(6)上的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抵在所述弹簧垫(4)上,另一端抵在所述减振器(6)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连接板(1)与所述弹簧托盘(3)之间设置补偿垫片(2),所述补偿垫片(2)包括与所述车身连接板(1)接触的第一表面(21)以及与所述弹簧托盘(3)接触的第二表面(22),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设置第一定位凸起(24),在所述车身连接板(1)上设置第一定位凹槽(14),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4)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凹槽(14)内;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第二表面(22)相对倾斜,所述第一表面(21)与第二表面(22)之间的夹角根据弹簧(5)的矢量线设置,根据所述弹簧的矢量线在所述弹簧(5)上设置第二对位标记点,并在所述补偿垫片(2)上设置第一对位标记点(23),转动调整所述补偿垫片(2),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点(23)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点对齐,使得所述弹簧(5)的矢量线与所述减振器(6)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或2°或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4)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定位凹槽(14)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4)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卡隼(25),在所述车身连接板(1)上设置第一卡槽(15),所述第一卡槽(15)与所述第一卡隼(25)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表面(2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28),在所述弹簧托盘(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37),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8)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凹槽(3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表面(22)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卡隼(29)且所述第二卡隼(29)围绕所述补偿垫片(2)轴心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定位凹槽(37)内设置卡板(38),所述第二卡隼(29)的卡钩抵在所述卡板(38)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上设置若干垫片加强筋(26),若干所述垫片加强筋(26)沿径向方向围绕所述补偿垫片(2)轴心分布。
8.一种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减振器的侧向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一弹簧(5),测量所述弹簧(5)的矢量线并根据所述矢量线在所述弹簧(5)上设置第二对位标记点;
S2、选择具有合适夹角的补偿垫片(2),在所述补偿垫片(2)上设置第一对位标记点(23);
S3、将所述弹簧(5)与所述补偿垫片(2)均安装至所述减振器(6)上;在安装时,所述第一对位标记点(23)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点对齐,使得所述弹簧(5)的矢量线与所述减振器(6)的轴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常州)减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常州)减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11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